第八百六十七章 开辟皖北根据地(1 / 2)
笼罩在冀鲁豫大地上的战争阴云散去,广袤无际的平原散发着盎然生机,田野间到处都是耕作的身影,充斥着欢声笑语。
于学忠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所部官兵大约有七八千人,懒散的行军队伍显得十分沉闷,虽说从敌后战场的火坑脱离,但是官兵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
作为鲁苏战区总司令的于学忠心头同样沉重,他不顾老蒋的反对执意率部撤出山东的做法,早就遭到上层的不满,他为东北军的前路深感迷茫,更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面对日伪军的大扫荡,东北军有覆灭之危,撤往后方同样有被拆分的可能,于学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东北军嫡系有五十一军和五十七军,但是近两年人员编制一直残缺不全,加之正处于日军大扫荡期间,所部国军没能全部撤出山东。
“总座,八路军派人来了!”一名军官上前通禀道。
来人正是冀鲁豫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祝国明,受周维汉委托前来与于学忠接洽,按照双方的约定,东北军会在大杨集获得最后一批补给,但是周维汉决定送给于学忠一份大礼,将大杨集的2300余名12军国军官兵送给东北军。
果然,当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于学忠十分惊讶,激动的握住祝国明的双手,再三表示感谢。
手上的军队乃是于学忠对抗国军上层的资本,自然是越多越好,虽然冀鲁豫分局严令各部不得主动招收东北军官兵,但是东北军在巨野滞留这段时间不断有士兵脱离队伍,此时馅饼砸在身上,怎能不让于学忠欢喜。
“于总司令,贵军南下之后,李仙洲等人会继续在大杨集滞留五日,这是我军能争取的最大时间!”祝国明说道。
“贵军的诚意于某铭记于心,我部官兵今后定当坚决抗日,永不参与内战!”于学忠说道,五日的时间是留给于学忠整编部队的机会,这一点他自然明白。
革命的首要问题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八路军在这一点上贯彻的极为彻底,针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在西安事变之前就已经开展,其中既有合作又有斗争,但终究是合作多于斗争。
随着东北军南下,冀鲁豫军区的内部压力顿时大减,此时92军侯镜如部亦挺进山东地区,根据地可以安生搞生产和着手整训部队。
祝国明回来交差,但是周维汉却马上又给他安排上另一个任务。
“老祝,你指挥的那四支地方武装的同志们还不能走,除突击团继续驻守大杨集,其余部队由你指挥帮助地方政府的同志在虞城地区进行土改,抓紧恢复生产!”周维汉说道。
虞城地区是未来针对日军的桥头堡,必须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而此地靠近陇海铁路,当地形势和斗争环境复杂,仅靠地方政府难以在短时间内厘清关系,所以需要部队出面协助。
13旅、15旅以及16旅余部继续在陇海铁路沿线布防,除了让夏邑、永城地区的中央军不敢动弹之外,同样让日军的铁路运输断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