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番外:赵王庶子朱瞻塙与汉王嫡三子朱瞻墡的逆袭(2 / 2)

加入书签

他只有三个嫡子,在嫡长子朱瞻基早就可以独当一面的情况下,他需要做的是把剩下两个嫡子培养成他的得力助手,协助他治理汉王国。

如此一来,日后也能为朱瞻基分担治国理政的压力,继位为汉王国的崛起壮大贡献力量。

毕竟,朱高炽并不知道历史上的朱瞻基没能活过四十岁。

在他看来,以朱瞻基展露出来的军事才能,将来汉王国治下绝不会少于一百个县。

就这样,在朱高炽的亲自调教下,朱瞻墉与朱瞻墡的治政能力与日俱增,突飞勐进。

于是,就在乾熙三年,朱高炽便当起了甩手掌柜,沉迷美色不能自拔,汉王国的大事全部交给了他的三个嫡子。

为了更好的享受“后宫佳丽”,朱高炽拒绝了其麾下臣僚请求让其嫡次子朱瞻墉与嫡三子朱瞻墡前往郡王封地的建议。

他还创造性的设立了两个官职,即左、右平章令,分别授予朱瞻墉与朱瞻墡,并以王令晓谕诸臣:“凡本藩国事,皆由左右平章令与世子共决之,若世子统兵再外,便由左右平章令决之。”

只不过一年后,即乾熙四年,朱高炽的嫡次子朱瞻墉因为积劳成疾病倒了,更是在床上躺了整整一个月。

虽然其人最终被医官救了回来,但也从此落下了病根,身体十分虚弱。

以至于当年仁孝徐皇后薨逝后,他因为体弱都没能前往大明京师参加丧礼。

乾熙五年盛夏,孔雀半岛气候异常炎热,严防死守躲在避暑山庄的大明丰越郡王朱瞻墉还是因为体弱中了暑,最后没能被救过来,薨了。

因其生前功绩不足,籍籍无名,故而朝廷并没有赐予其谥号。

乾熙六年秋,汉王朱高炽猝死于寝宫之中,享年五十二岁。

他薨逝的前三天,还在“日理万机”,从感觉不适到死亡,只经历了短短的两天时间。

因为朱高炽死得太过意外和迅速,而在外领兵的朱瞻基需要时间赶到王都,于是汉王都一时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地步。

此时,汉王妃张氏站了出来,她隐瞒了汉王朱高炽的死讯,接着以汉王名义对外颁布王令曰:“寡人重病,命右平章令朱瞻墡代理藩国事。”

在朱瞻基拼命从外地赶往汉王都的这段时间内,因为朱瞻墡代理藩国事的缘故,汉王都的时局逐渐稳定下来。

朱瞻基回到汉王都后,汉王妃张氏与朱瞻墡一起拿出了汉王朱高炽遗命:“命世子瞻基继位,掌汉藩国事。”

朱瞻基对弟弟朱瞻墡代理藩国事时期的表现非常满意,因此在继位初期,非常倚重和信任朱瞻墡,并要求他继续留在王都。

汉王朱高炽薨了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朝廷给他赐谥号“襄”,史称汉襄王。

《谥法》曰:“辟地有德曰襄。”

朱高煦选择“襄”作为朱高炽的谥号,算是表达了对他这位大哥生前功绩的认可。

虽说朱高炽在位期间,汉王国开拓的疆域多是汉世子朱瞻基的功劳,但朱高炽毕竟是大明汉国的开国之君,正是因为有他坐镇王都治国理政,朱瞻基才能获得充足的军需后勤征讨土着。

次年,也就是乾熙七年,朝廷正式册封汉世子朱瞻基为汉王,是为大明第二任汉王。

同年十月,原先臣服汉王国的十余名土着酋长联合起来,召集了数万土着作乱,朱瞻基决定统兵亲征。

但是,若他带兵出征的话,汉王国的大小事务谁来处理?

朱瞻基想到了他的胞弟朱瞻墡。

就这样,朱瞻墡再一次代理汉藩国事,留守王都。

他不仅完成了此次代理国事的重任,还在朱瞻基回都后立即交还权力,并主动申请前往自己的襄城郡王封地,只求能早一日与妻儿团聚。

对此,朱瞻基同意了。

于是,朱瞻墡就藩汉王国境内的襄城县,回到了他的郡王府邸。

乾熙十二年四月,大明第二任汉王朱瞻基在巡视边疆的途中,因舟车劳顿,导致腹部旧伤复发,回宫修养三月而不愈,病情越发严重。

他担心这次抗不过去,便八百里加急上书奏请乾熙帝朱高煦册封他的嫡长子朱祁镇为汉王世子,假如他不幸薨逝,那便由朱祁镇继位,并以襄城郡王朱瞻墡为汉王国平章令,辅左新王朱祁镇。

可惜在二十天后,当朱高煦收到这封加急奏疏的时候,朱瞻基却先一步病逝了。

待消息传到大明京师,朱高煦对朱瞻基的薨逝深感惋惜,下令让礼部为其拟定谥号。

礼部建议从“桓”或“威”之中选一个作为谥号。

“武定四方曰桓;克敌服远曰桓。”

“服叛怀远曰威;蛮夷率服曰威。”

理由是朱瞻基开疆拓土之功数倍于其父汉襄王朱高炽,其人虽然在位只有五年,但他执掌汉王国大权却有十四年,执政期间“灭敌酋以百计,并蛮部五十有六”。

朱高煦却认为“桓”或“威”过于强调“克敌、服远”,皆不能彰显朱瞻基的个人特质。

他思索再三后选择了“献”作为朱瞻基的谥号。

别以为历史上的汉献帝刘协是亡国之君就认为“献”是恶谥,实际上“献”是美谥,如秦献公、晋献公。

秦献公在位期间打败韩魏两国,重新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地位,他还施行了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等颇具成效的改革,为秦国后来的商鞅变法打下了基础。

晋献公在位期间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在朱瞻基薨逝时,汉王国已经拥有了四府二十五县之地!

除了一府三县是汉襄王朱高炽打下的,其余三府二十二县皆是朱瞻基所开辟。

乾熙八年赵王朱高燧薨,留下了三府十九县的疆域,获得朝廷赐谥号“桓”。

而今汉王朱瞻基打下的疆域远比赵桓王还大,却获赐“献”,可见朱高煦以“献”作为朱瞻基的谥号,强调的并非是朱瞻基的开拓之功,而是其聪慧、圣明。

按照《谥法》,关于“献”的解释有两条,即“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因此,用“献”字做谥号,是想说这个人聪慧、圣明,属于很好的美谥。

晋献公数败戎狄,假途灭虢,“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自然称得起圣明,称得起“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朱瞻基多次剿灭土着酋长之乱,恩威并重,以夷制夷,在位期间“灭敌酋以百计,并蛮部五十有六”,所以他汉献王的谥号也没问题。

其实,朱高煦为朱瞻基选择“献”作为谥号,还有一个理由,那便是朱瞻基临终前加急送上来的奏疏内容,完美体现了他的聪慧。

为什么?

因为朱瞻基薨逝后,无论是朝廷还是汉王国群臣,都要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谁来做第三任汉王?

朱瞻基常年军旅,与妻妾聚少离多,故而终其一生仅有嫡子一名曰朱祁镇,乃是长子,庶子一名曰朱祁玉,是为次子。

在他薨逝的这一年,其嫡长子朱祁镇只有八岁,还未达到授封王世子的年龄,并不是世子之身。

根据朱元章生前最后一次修订的《皇明祖训》规定,亲王嫡长子只有年满十周岁之后,才能授封王世子。

所以,汉王朱瞻基才会在自知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奏请大明皇帝朱高煦册封他的嫡长子朱祁镇为汉王世子。

若他不幸薨逝,那么王世子朱祁镇就是汉王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反之,朱祁镇就无缘汉王之位了。

因为按照《皇明祖训》选择大明藩国王位继承人与大明皇位继承人时,办法是一样的,皆要遵从两个基本准则,并依照七大序列选定继承人。

一个准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无嫡无长,兄终弟及”。

另一个准则是“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

至于继承人的七大序列,由前往后依次是嫡子嫡孙、庶子庶孙、嫡弟庶弟、堂侄堂孙、堂弟、堂叔、旁支堂侄堂孙。

因此,汉王朱瞻基薨逝之后,若无活着的汉王世子,必须立朱瞻基嫡子嫡孙之中已加冠且年龄最长者为王世子或王世孙,年幼未冠者,虽嫡不得立,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朱祁镇虽是朱瞻基嫡长子,但其年幼未冠,又没有授封王世子,按《皇明祖训》的规定便不能继位为汉王。

这里的“年幼未冠”是指年纪小于十二周岁,古代“文王十二而冠”。

如果朱高煦应允了朱瞻基生前派人送上的加急奏请,那么朱祁镇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汉王世子。

可是,《皇明祖训》有规定,亲王嫡长子只有年满十周岁之后,才能授封王世子。

朱高煦若答应的话,等于违背《皇明祖训》,若不答应的话,又有违皇家亲亲之谊,毕竟这是一个大明亲王的临终遗愿。

于是他将此事拿到朝会上议论。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朝臣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人情不能大于法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就算是大明亲王的临终遗愿,也不能凌驾于朝廷律法之上,更何况还是大明太祖皇帝的祖训成法。

因此,汉献王嫡长子朱祁镇年幼,不仅不能册封他为汉王世子,还应该按照《皇明祖训》,选择汉献王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朱瞻墡继任汉王之位。

这是因为按照大明亲藩王国王位继承顺序,嫡子嫡孙排在第一序列,庶子庶孙排在第二序列,嫡弟庶弟排在第三序列。

汉献王的嫡子庶子皆年幼,自然没有嫡孙庶孙,那么只能从他的嫡弟庶弟之中寻找合适的王位继承人。

虽然汉襄王朱高炽一生有十几个儿子,但只有三个嫡子,嫡长子是汉献王朱瞻基,嫡次子是丰越郡王朱瞻墉,嫡三子是襄城郡王朱瞻墡。

如今朱瞻墉早就不在人世,而朱瞻墡却年富力强,依照《皇明祖训》,当由朱瞻墡继承汉王之位。

这样的话,汉王国“国有长君”,便能继续发展壮大下去。

另一派认为“父死子继”乃千古伦常,在祖宗成法与千古伦常相互矛盾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千古伦常。

毕竟汉献王有嫡长子朱祁镇在世,只是眼下年幼而已。

朝廷完全可以先让襄城郡王朱瞻墡代理汉藩国事,等朱祁镇年满十周岁时,朝廷再正式册封其为汉王世子。

之后,朱祁镇以汉王世子的身份继承汉王之位,岂不两全其美?

如此一来,还能为其他亲藩王国树立一个榜样。

朱高煦面对分成两派的朝臣,选择了沉默。

次日,他颁布旨意,册封襄城郡王朱瞻墡为汉王。

同时强调,大明亲藩王国王位继承人与大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必须严格依照《皇明祖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或理由违背这一原则,否则以大不敬之罪论处。

至此,朱高炽的嫡三子朱瞻墡成为了大明汉国第三任汉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