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9章 大家辛苦了(1 / 2)

加入书签

李向明的身影出现在龙腾啤酒厂的保卫科门前,他的步伐轻快而稳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平和而坚定的光芒。

他的突然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惊讶,因为工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位厂长不定时的突击检查。

在这个时代,厂长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同志间的互相关怀,而非上下级的严格划分,最起码明面上如此。

保卫科的办公室不大,墙壁上挂着几张工作制度和安全规范的宣传画,简单的木桌和椅子摆放得整整齐齐。

李向明走进去时,几名保卫科的工人正在讨论着最近的安全巡查记录。

“同志们辛苦了。”李向明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他微笑着向在场的工人们点头致意。

工人们抬起头,看到是厂长,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纷纷起身回应:“厂长好!”

一名年轻的保卫工,手里还拿着一本翻开的记录本,有些紧张地站直了身体:“厂长,我们正在检查这个月的安全记录。”

李向明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带着赞许:“很好,安全无小事,你们的工作很重要。”

他走到桌边,仔细地查看了记录本上的内容,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工人们一一回答,他们对答如流,显示出对工作的熟悉和负责。

“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李向明关切地问道。

“没有,厂长。一切都很正常。”保卫科长,一个中年工人,语气坚定地回答。

李向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工人的脸庞,他们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对工作的认真和对厂长的尊敬。

“同志们,你们是工厂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李向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严肃,“我们不仅要保证生产安全,更要保证同志们的人身安全。”

工人们认真地点头,他们知道,这位厂长总是把工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随后,李向明又走访了龙腾化肥厂和龙腾制药厂的保卫科。

在龙腾制药厂,李向明坐在保卫科办公室里,两位保卫科的同志,老王和老刘,正坐在桌前,低声讨论着工作。他们俩都是退伍军人,年纪稍大,但身姿依旧挺拔。

“同志们,今天工作还顺利吗?”李向明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老王和老刘见到厂长突然到来,立刻站起身,恭敬地回答:“厂长,一切都好。”

李向明微笑着示意他们坐下,自已也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了他们对面。他的目光温和,带着一丝好奇:“我听说你们两位以前都是军人,还在半岛打过仗?”

老王和老刘相视一笑,老王点了点头,开始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是啊,那时候我们还年轻,响应国家的号召,就去了前线。”

老刘也打开了话匣子,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怀念:“那时候条件艰苦,但我们的意志坚定,为了国家的和平,再苦再累也值得。”

李向明静静地听着,他的眼中流露出敬意。他知道,这些老兵为了国家付出了太多,现在他们虽然脱下了军装,但那份军人的本色依旧没有改变。

“你们在战场上的经历,一定很难忘吧。”李向明轻声问道。

老王叹了口气,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沉重:“确实很难忘。我们失去了很多战友,但那些牺牲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老刘接着说:“是啊,现在我们虽然不在前线了,但在保卫科工作,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保卫国家吧。”

李向明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许:“你们都是国家的功臣,现在又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国家做贡献。我代表工厂,也代表国家,向你们表示感谢。”

老王和老刘的脸上露出了谦逊的笑容,他们知道,这位厂长是真心实意地尊重和感激他们。

“厂长,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老王说,“现在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做好工厂的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好同志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李向明站起身,他的脸上带着坚定的表情:“有你们在,我相信我们的工厂会越来越好。你们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工厂的财富。”

他环顾四周,再次确认了办公室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保持,同志们。我会继续支持你们的工作。”

老王和老刘也站起身,他们向李向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请厂长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

李向明回以一个郑重的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保卫科。

下午,李向明坐在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整洁的桌面上。

他的目光落在了桌上的文件上,但心思却似乎飘得更远。

工厂的运营已经进入了正轨,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让李向明感到了一丝久违的轻松。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眺望着远处的工厂区域。

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谈笑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和谐的工业交响乐。

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车间内外穿梭,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

李向明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知道,这份平静和有序来之不易,是所有工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回想起过去那些忙碌的日子,每天都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而现在,工厂的管理体系已经完善,工人们也都已经熟悉了自已的职责,这让李向明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工厂的未来。

他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对工厂的长远发展做一些规划。

他回到桌前,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勾画着工厂的未来蓝图。

他计划引进一些新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他还打算增设一个研发部门,开发新的药品配方,以适应市场需求。

正当李向明沉浸在规划中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进来。”

李向明抬起头,目光温和。

门被推开,一个年轻的工人走了进来,他的手里拿着一封信。

“厂长,这里有一封给您的信。”年轻工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李向明接过信,信封上没有寄件人的名字,只有一行工整的字迹:“李向明厂长亲启”。

“是谁送来的?”李向明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