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百六十九章 京中时局(1 / 2)

加入书签

海棠与海礁在对视的那一眼中,便已经默契地对接下来的谈话方向达成了共识。

他们当然不会老实将自己知道的上辈子曾经发生过的事说出来,那样他们根本没办法解释自己的消息来源,也就无法靠着这些情报进行分析,安慰金嘉树。

但他们还有别的法子。

海礁问金嘉树:“麻嬷嬷话里暗示的意思,我应该没听错吧?这事儿保准么?说实话,我们远在长安,对京城的消息了解得实在不多,不是从镇国公府那边听说的,就是表叔公他们与陶岳陶大人通信时得知,但都零零散散的,有许多细节无法得知。你这儿有麻嬷嬷和林侍卫在,知道的消息应该比我们更多吧?皇上……”他中途顿住了,小心地扫视周围一眼,再侧耳细听,确定周围十丈内都没有第七只耳朵存在,方才压低声音继续问,“皇上如今真的是病重了么?不是象前几年那样,很快又会好起来?”

德光皇帝在三年前曾一度病重,为此还取消了那一年的武举会试。他在病中下旨,强行命八皇子出阁读书。内阁中以孙阁老为首的几名孙派权臣本来是反对的,但因为皇帝看起来病得实在太重,御医们都不敢断定他能撑多久,朝臣们反过来劝孙阁老不要再闹腾了。万一皇帝驾崩,两位皇子都没有储君名份,到时候让谁继位?国不可一日无君,要是因为孙阁老及其党羽的私心,导致皇位空悬,社稷动荡不安,那他们便是祸国奸臣,要被天下人唾弃的!

虽然大部分的朝臣当时都认为七皇子是嫡出,更有资格成为储君,可因为皇帝病重的关系,两位皇子在御前侍疾,三天不到,七皇子自己就先倒下了,看起来病得不比父皇轻。这样虚弱的身体,就算勉强继位,也未必能支撑多久。而七皇子妃择选之事,已经拖了将近两年,都还未定下人选。七皇子如今还未大婚,身体就已经这样了,万一他继位后有个好歹,却没有留下子嗣,还不是要兄终弟及,让皇弟八皇子继承大统?到时候还得把登基大典折腾两回,耗费的银子翻了一倍,何苦来哉?!

周太后如今健在,她是一向支持皇帝的计划,更属意让八皇子继位的。不是她不疼爱嫡出的七皇子,而是她觉得七皇子身体太差了,若是做了皇帝,日理万机,只怕活不了几年,还不如一辈子做个闲王,静心休养,还有望能长寿一些。就算皇帝没来得及立储就去世,需要从他留下的两位皇子中选择一位奉为新君,内阁也不可能忽略掉到时候升任为太皇太后的周太后的意见,结果还不照样是八皇子继位?!

别提纪王世子,皇帝有两个儿子活着,没理由让出继宗室的庶皇子还宗的。况且当时皇帝病得这么重,说不定再过几天就不行了,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够让纪王世子走完还宗的流程,回归皇室,再被册封为储君。当然,最关键的是皇帝自己不乐意。皇帝不肯下旨,内阁还能抗旨矫诏不成?!那不是为臣之道!

如此一来,不管怎么做,八皇子都是唯一的储君人选,内阁还折腾什么?折腾的结果除了空耗人力物力,根本不会对皇位的归属产生任何影响,反倒会把皇帝、太后、宠妃、新君与朝臣们都得罪了,自己也没落下好名声,何苦来呢?

因此,哪怕孙阁老心里还老大不愿意,三年前的内阁也终于接受了现实,接下了皇帝的旨意,安排八皇子出阁读书了。除了孙阁老不肯将立储的圣旨落在实处以外,其余储君该有的规格待遇,八皇子都得到了。连朝中的吴门故生们,也在被周太后接见过一回,又去七皇子宫中探了一回病后,默认了储位由八皇子获得的结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