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匆匆过去的一个月(1 / 2)
临近年关,大雪不断地飘落,冬日的氛围更加浓郁,并逐渐出现不寻常的态势。
小冰河时期的威力开始显现,京师的积雪有数尺厚,寒冷让整个京师连行人都少了许多。
与往年不同,今年冬天大明京畿附近的百姓过得都挺不错,由于西山煤的使用,冻死者几乎没了。
文华殿,廷议。
数位机要大臣围坐在一起,由于寒冷的天气,朱祁钰特许他们坐下来谈事。
内阁大臣陈循捧着一本奏折,说道:“近日,大明各地的灾害越来越严重了。”
与京畿附近不同,大明其他地方并没有西山煤,因寒冷冻死者不计其数。
对于这事,朱祁钰也没有其他办法,他才接手这个帝国数月,很多时候有些鞭长莫及。
运河已经结冰,就连通州和天津卫的煤炭都受阻,只能通过陆上转运。
但朱祁钰依旧继续运送,虽然这样做成本会增加,但他是皇帝,比赚钱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守护自己的子民。
胡濙眉头紧皱,说道:“就连南方也有冻死的案例,实在是令人忧心忡忡。”
王文看向朱祁钰,说道:“还好陛下发现了西山煤,京畿附近的百姓,反而冻死者极少。”
对于王文恭维的话,其余大臣难得没有反驳,因为他们也同意这样的看法。
西山煤刚出来的时候,大臣们以为这是朱祁钰拿来赚钱的生意。
但很快,这些大臣便看到其中利国利民的地方,西山煤有着极便宜的价格和耐烧热量大的特质。
如今,西山煤已经风靡整个京畿地区,上至那些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用它来取暖。
西山那边开足马力生产,每天拉出两百万斤煤,但这也勉强能续上供应的进度。
这时,金濂突然唉声叹气道:“大明灾祸频发,收上来的赋税还没入库,便又要花出去不少。”
说罢,金濂转头望向大殿上方的朱祁钰,眼神充满别样的意味,引得他一阵不舒服。
朱祁钰轻咳一声,说道:“好你个金濂,这赋税刚收起来,你就惦记起朕的内库了。”
对于朱祁钰一眼看穿自己的想法,金濂只能尴尬地笑了笑,并不作出任何回答。
廷议又进行了一会,朱祁钰和机要大臣们商讨一下救灾的方案,以及灾后将面临的问题。
临近年关,大臣们都很忙,廷议没聊多久便散去,他们去忙各自衙门的事务。
隔天,武英殿。
朱祁钰开始考核三品以上的大臣,第一个考察的便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少傅王文。
对于这个铁杆小弟,朱祁钰干脆不考察,而是直接问起都察院的情况。
朱祁钰开口问道:“千之,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你说一下具体情况。”
千之,是王文的字,为了表达亲近之意,朱祁钰特意喊了他的字。
都察院有监察百官纪律的职能,其地位即便与六部尚书相比,也丝毫不差。
官场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他们把都察院的主官左都御史,跟六部尚书一起并称为“大七卿”。
一般人不敢轻易得罪左都御史,因为都察院总计有100多个御史。
一旦得罪了左都御史,很有可能会遭到御史们的集体弹劾,下场那是相当地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