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怒火中烧(1 / 2)
在开州城风云突变的消息,如同一阵狂风,瞬息间席卷了整个大唐的每一个角落,激起了千层浪。而在这片波澜中,最令万民哗然的,莫过于那颗曾经璀璨夺目的星辰——魏王李泰,竟陨落于黑暗的深渊,选择了与突厥铁骑并肩,成为了大唐的背叛者。
他,非但没有守护住西漠的坚城,反而亲手为突厥大军敞开了通往中原的大门,连并州那座历史悠久的城池也未能幸免。这不仅仅是城池的沦陷,更是民心与信仰的崩塌。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李泰仿佛拥有了一双透视大唐脉络的慧眼,那些深藏不露的军事机密,包括太唐腹地那些鲜为人知的战略要地、地势优劣,皆被他一一洞悉,并毫无保留地泄露给了虎视眈眈的突厥人。
突厥大军因此仿佛拥有了先知之能,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显得诡异莫测,如同夜色中的幽灵,让大唐的子民和将领们捉摸不透,仿佛整个大唐的防御网络在他们面前都变得透明而脆弱。守城的将领们夜不能寐,每日里提心吊胆,生怕那毁灭性的铁蹄会在下一秒就践踏在自家的城墙上。
长安城内,更是人心惶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昔日对李泰寄予厚望的民众与朝臣,此刻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与不解之中。“这怎么可能?为何会是魏王?”这样的疑问如同回声般在每个人的心头回响。朝堂之上,那些曾坚定站在李泰身后的大臣们,此刻也面色铁青,他们曾深信李泰的才华足以让他东山再起,却未曾料到,这份才华竟会被如此扭曲地利用,成为了大唐的噩梦。
李泰,这位曾经的智者,用他那在《括地志》中展现无遗的地理之才,为突厥绘制了一幅详尽无遗的大唐山河图,更将大唐的兵力部署和盘托出,这不仅仅是大唐的灾难,更是对他自己才华的一种讽刺与亵渎。他的行为,无异于亲手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同时也让那些曾经支持他的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恐慌。
皇宫大殿内,此刻静得只能听见每个人急促的心跳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到极点的紧张氛围。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都在暗自思量,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会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影响大唐的未来。而那些关于李泰的议论与猜测,如同野草般在皇宫内外蔓延,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深刻的烙印。在那压抑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的时刻,众人心中犹如背负着万丈深渊的巨石,每一丝呼吸都沉重异常。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得像是夜空中最远的星辰,轻轻触碰着空气,却激起层层涟漪。“我们,何去何从?”这简短一问,沉甸甸地落在每个人心头,无人敢轻易接话。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言而喻的紧张,尽管李世民未直接提及李泰之名,但那份因亲子背叛而生的痛苦与愤怒,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厚重而压抑。每个人心中都明镜似的,这场无声的风暴,源自最深处的家族裂痕,却又被权力的锁链紧紧束缚,无从宣泄。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穿透了沉默,带着一丝决绝与希望:“殿下,是时候让并肩王苏云展现他的雄才伟略了!他麾下的十万精兵,定能如蛟龙出海,让那突厥大军灰飞烟灭!”此言一出,众人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是在茫茫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们心中暗自庆幸,大唐有此等英才,是国之幸事,民之福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