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揭秘星宿之谜,岁星点燃国家命运(1 / 2)
157、历法纷争,权力之变
后来的战国时期,国家争斗不止,只顾应对敌国的侵略和解决紧急问题,岂有心思顾及这些事情呢!当时唯有邹衍,深谙五德衍变之理,通过广泛传播消息来显扬诸侯国的威望。但因秦国灭亡后,战乱频繁,高祖刚登基不久,还没有闲暇去顾及这些事情。不过,高祖也稍微推崇了五胜之说,自以为得到了水德的祥瑞,将黄河更名为「德水」,并将其置于十月,表色上为黑。然而,历经闰馀的调整,无法真正见证其真实性。
汉兴时,高祖说过「北畤待我而起」,也自以为得到了土德的祥瑞。虽然明习历法的张苍等人都认同这一说法。当时天下初定,国家正处于奠基之时,高后作为女主也没有过多的顾虑,所以继承了秦朝的历法服色。
直到孝文帝时,鲁国的公孙臣上书称「汉得到土德,应该更换元始,改正历,变更服色。当有瑞相显,瑞龙应该出现」。这件事下到丞相张苍那里,张苍作为学习律历的人,认为这并不正确,便将此事罢掉。之后黄龙的出现成为了一个纪年的标志,张苍因此自愿辞官,其有关论著也未能成书。而新垣平依靠占星术说了一些关于正历服色的事情,得宠之后发动了起义,所以孝文帝废除了此事而不再去追问。
到了现今上位之时,特地请来方士唐都进行天文学划分;而巴落下闳根据运算转历,然后将日辰度数与夏历一致。于是改元,更换了官号,并封泰山。同时诏令御史官曰:「最近,有司称星度尚未确定,广延宣讨,以理清星度,尚未能够完善。据闻古时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确定清浊,划分五部,建立气物分数。然而这仅仅是初始阶段。书籍缺乏乐弛,朕非常痛心。朕只是未能按照明晰之法来统御日分,暂且依据水德的胜利来划定。今天顺应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徵,太蔟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从此以后,气息又恢复正常,音律又变得清晰,名称也恢复正常变化,直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得以实行。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经验证,因此将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号为『焉逢摄提格』,月名为『毕聚』。日得甲子,则夜间朔旦为冬至。」
这篇文章以战国时期历法的变迁为线索,展示了战国时期国家的纷乱和统一的努力。文章通过描述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国家领导者因应战局,忽略了统一历法的重要性,只有邹衍深谙五德衍变之理,通过传播消息来维系各国的声望。然而,由于战乱频繁,国家未能真正关注历法的演变,直到汉朝的兴起才有所更改。
文章中还描绘了汉兴时期,以及孝文帝时期有关历法的争议。高祖自认为得到了土德和水德的祥瑞,但历法的改变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孝文帝时,有人上书建议改变历法,但被学习律历的张苍否定。之后,黄龙的出现成为了一个新纪年的标志,张苍因此自愿辞官。新垣平凭借占星术得到宠幸,但最终却引发了叛乱,导致孝文帝废止了有关历法的争议。
在朝代更迭之后,现今的君主请来方士唐都进行天文学划分,最终确定了历法与服色。这次改革也引发了社会上对于历法的疑虑和讨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统一历法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历法改革背后的权力争夺和政治考量。
读完这篇文章,令人深深感受到了历法的重要性在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中的地位。历法的改变往往伴随着权力的争夺和政治意图,而不仅仅是科学方法的发展。这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对待历法的变革要理性和客观,避免将其过度政治化。
158、星辰奇观:发现古代天文学的奇迹与智慧
中宫的天极星,其中一颗明亮的星星,是太一经常居住的地方;旁边的三颗星星是三位公卿,也称为子属。后面的四颗星星,最大的一颗是正妃,其他三颗是后宫的成员。环绕着中宫的是十二颗守卫星星,被称为紫宫。
前面的一列称为直斗口的三颗星星,在北方是兑星,有时出现有时消失,被称为阴德,也有人称之为天一。紫宫左边的三颗星星称为天枪,右边的五颗星星称为天棓,后面的六颗星星连接起来形成了汉抵营室,被称为阁道。
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衡位于南斗,魁枕参首。在昏时建的是杓星;杓星自华夏以西南方向。夜半时建的是衡星;衡星位于殷中州河、济之间。平旦时建的是魁星;魁星位于海岱以东北方向。斗星象征帝车,运行于中央,统治着四方。分配阴阳,建立四时,平衡五行,转移节气,确定各种纪年法,都与斗星有关。
斗魁和戴匡之间有六颗星星,称为文昌宫:第一颗是上将,第二颗是次将,第三颗是贵相,第四颗是司命,第五颗是司中,第六颗是司禄。在斗魁这个区域内,代表贵人的存在。斗魁和谐,君臣和好;如果不和谐,则表示乖戾。辅助星星明亮接近,辅佐的臣子亲密强大;辅助星星较小,则表示疏远、弱小。
杓星的顶端有两颗星星:内部一颗是矛,象征着威武;外部一颗是盾,象征天锋。有句圆的十五颗星星,属于杓星,被称为贱人之牢。其中星星实际上代表囚徒众多,而空缺则表示逃脱。
天一、天枪、天棓、矛、盾摇动不定,龙角更大,兵乱起来。
东宫苍龙,指的是房星和心星。心星是明堂,最大的星星是天王,前后的星星是子属。不希望星星直接对准,如果直接对准,则天王失去计算能力。房星是府,又称为天驷。其阴侧有右骖。旁边有两颗星星被称为衿星;北方的一颗星星被称为辖星。东北方的十二颗星星弯曲形成旗星。旗星的中心四颗星星被称为天市;其中的六颗星星被称为市楼。市楼中星星众多则实际,空缺则稀少。房星南边的众多星星被称为骑官。
左边的角星是李星;右边的角星是将星。较大的角星是天王帝廷。两旁各有三颗星星,形成鼎足状,称为摄提。摄提指的是直斗杓指向的地方,用以确定时节,因此被称为「摄提格」。亢星是疏庙,主管疾病。其北边和南边的两颗大星分别被称为南门。氐星代表天根,主管瘟疫。
尾星代表九子,指君臣关系;若星星相绝不和谐。箕星代表貌美善舞的宾客,也称为口舌之星。
当火犯到守护角星时,就会有战争发生。房星和心星,天王们都讨厌这种情况。
这篇文章,通过对星宿的介绍,让人们对古代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品以中宫的天极星为切入点,详细描述了不同星宿的命名和位置,令人叹为观止。
文章中,作者提到的北斗七星、斗魁及其周围的星辰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北斗七星被赋予“旋、玑、玉衡以齐七政”的含义,象征着统治四方、平衡五行的力量。斗魁则代表贵人和助手,而周围的三能、辅助星等更是影响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
这些星辰的摆放和运行方式都与天文现象和自然规律有关。文章中提到,它们不仅与建立时间制度、划分四时,还与纪年法的制定有密切关系。这些星辰的亮度、排列方式甚至空缺都有所代表,对于古代人来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信息来源。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让人对古代天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星辰之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星辰奇妙的排列和分布,给人带来了无限遐想和想象力。这些星辰不仅对古代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给我们现代人提供了研究和探索的方向。同时,这些星辰的象征意义也让人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从古至今,星辰的运行和排列方式虽然没有改变,但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深化。而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的就是对宇宙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求,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探索这个广阔的星辰世界。
158、星辰守护的天宫之谜:南宫衡与宇宙秩序的维护
南宫是权、衡的象征。衡是太微宫,是三光之地方。可以平定天下,维护十二星宿的顺序。在衡中,有十二名臣:西方是将星,东方是相星,南方是四个执法星,中央是端门,门的左右是掖门。在门内有六个星宿,代表诸侯。再往里面是五个星宿,代表五帝坐在那里。再往里面是聚集了十五个星宿的郎位,旁边还有一个大星宿,代表将位。月亮和五个行星顺着轨道进入天宫,司掌它们的出入和守护的职责,是负责处罚天子的罪恶。它们如果违背规定轨道而进入,根据所犯错误进行相应的判罚;而中央坐席里的星辰,都是众下臣群从谋议的。金、火星尤为重要,其地位更加特殊显赫。在衡的西边有五颗星辰,叫做少微星,代表士大夫。权是指轩辕帝,轩辕是黄龙的体现。正前方的一个大星是女主象征;旁边的两个小星是车夫和后宫侍女。月亮和五个行星如果犯了衡的规定,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东井代表水的事务。在它的西边有一个曲星叫做钺星。北方是北河,南方是南河,两河之间是关梁。关梁是指舆鬼的事务;中央的白色星星代表吉祥之象。火星守护南北河,当有战争爆发时,粮食不会丰收。所以,施行德政可以影响到衡,观察潢宫可影响到帝位,伤害钺星可以导致祸乱,诛杀井星可以导致灾害,诛杀质星可以制裁官员。
柳树是代表鸟类的,主司木草之事。七个星宿代表领导职位,负责紧急的事务处理。张星和素星代表宫廷的厨房,管理盛酒之人。翼星代表羽翅,主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轸星代表车辆和风,它旁边有一个小星宿叫做长沙星,明亮的程度不高;如果它和四颗行星一起进入轸星的位置,战争就会爆发。轸星南方的众多星星被称为天库楼,有五个车。如果车角加益众多,或者不完整,就无法使用车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