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2章 全球大学排名(2 / 2)

加入书签

“!?那个!?”

爱因斯坦瞪大眼睛。

玛丽克点点头,说道:“就是那个。同时,他还是《无人生还》、《罗杰疑案》、《罗马假日》、《魔戒》的作家。”

爱因斯坦:“……”

心中不由得暗暗嘀咕,人和人的品味差距真的很大,

就比如的作品,

他最喜欢《乡村教师》,因为里面对于太空、文明的幻想,才当得起“科幻小说”一词;

其次,他喜欢《是!首相》,讽刺得实在是太深刻了;

再次,他喜欢《枪炮、病菌与钢铁》,明明是文科著作,却用了大量工科、理科的思维来编纂。

而玛丽克喜欢的确却是那些幻想的东西,

尤其是《罗马假日》,

公主和贫民恋爱?

怎么可能!

爱因斯坦轻咳了一声,说道:“我倒要看看全球大学排名的评判标准。”

他看向表格上面的说明,

“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单位教员论文引文、师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革命性……”

玛丽克问:“怎么样?”

爱因斯坦点头,

“倒是不错。尤其是这个‘单位教员论文引文’,通过一年内大学研究论文的引用总数除以大学的教师数量得出,确实是很有开创性的指标。只不过,这种数据统计起来很麻烦,自引的情况也要排除掉……”

玛丽克笑道:“那你是觉得有权威性咯?”

爱因斯坦露出笑容,

“嗯,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玛丽克无奈道:“那完蛋了,咱们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排的很靠后。”

爱因斯坦倒是看得开,

“正常。咱们学校现在还不能授博士学位,引用量自然上不去。而且,咱们学院数也少,比起剑桥、牛津根本不够看,连伦敦大学学院也不是对手。”

坦白讲,爱因斯坦甚至觉得这个排名有些高了。

玛丽克却不这么想,

“咱们学校也没这么差吧?好歹是‘欧陆

爱因斯坦笑,

“自封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事,信就有,

现在的“欧陆

爱因斯坦审视表格,

“总体来看,这个排名还是相对客观的,英国人也没有不要脸地大包大揽。唯一的问题就是美国的大学整体有些过于靠前了。嗯……也不知道各指标的权重是如何算的。”

玛丽克问:“你好奇?”

爱因斯坦摇头,

“算啦~我还是看看小说吧。”

玛丽克立即兴奋地叽叽喳喳起来:“今天没有小说版!不过,我听说,要开始更新《魔戒》

爱因斯坦不由得头疼,

自己就不该提小说。

……

德国,柏林,

柏林大学。

食堂内,马克斯·普朗克正和自己的学生海因里希·卡斯滕斯坐在一起,

卡斯滕斯就要毕业了,

他自然继承了恩师普朗克的衣钵,毕业论文是研究黑体辐射。

现在的问题是,因为普朗克在《物理年刊》上发表了《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论文,提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由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单元组成,

这个“量子论”过于超前,导致普朗克在很多人眼中成了跳大神的,

即使在物理组,不认可的声音也居多。

师徒俩现在都不太好过。

两人低着头,各自对着面包和脆皮猪肘发起攻势,埋头干饭。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传来哗然,

“教授!”

“蒙森教授!我买了你的书,你能帮我签一个名吗?”

“《罗马史》真是伟大的著作!”

……

“又来了!”

卡斯滕斯一脸无语。

普朗克回头瞄了眼,

进食堂的是一位走起路来颤巍巍的老者,尽管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和庄重,举止表现出无比的沉稳。

他正是克里斯蒂安·蒙森,《罗马史》的作者,

按照原历史,蒙森会在19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但是现在被陆时一通搅合,肯定是没戏了。

卡斯滕斯露出贱贱的小表情,对普朗克微妙地眨眨眼,低声道:“教授,你说蒙森教授从夏特内回柏林的原因是什么?我怎么觉得……”

普朗克眉头皱起,

“别说了。”

正所谓“祸从口出”,在量子论饱受诟病的当下,他可不想再生事端。

卡斯滕斯却是年轻气盛,暗暗嘀咕一句:“我看啊,蒙森教授是有些拿不住面子咯~”

本来,诺贝尔文学奖想蹭蒙森的热度,

但最后的结果,反而被全欧洲的文学家们抵触,让给了真正名至实归的托翁,

这对蒙森声望的打击是无比巨大的,甚至可能让他沦为笑柄。

蒙森结束退休生活,重新回归柏林大学,肯定有一个原因是拉帮结派、再立山头,否则,名声有可能就臭了。

学术是个圈,总归逃不脱。

普朗克又瞪了学生一眼,说道:“赶紧吃饭,一会儿回实验室去。”

卡斯滕斯叹气,

“教授,你怎么就是……唉……”

他觉得普朗克什么都挺好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不争。

量子论,多么先进的学说?

结果……

“唉……”

卡斯滕斯又叹了口气。

普朗克无奈道:“超人一步是天才,超人百步就是疯子了。等你真正开始做自己的项目,你自会明白我如此行事……”

话音未落,蒙森那边又传来了吵闹声。

普朗克回头。

只听蒙森在那边说道:“可笑!可笑至极!这什么全球大学排名?我们柏林大学怎么可能比不过慕尼黑大学?我看,这个《镜报》的主编是脑子进水了。”

普朗克有点儿懵,

“什么全球大学排名?”

他看向学生,

“你知道?”

卡斯滕斯不由得一脸尴尬。

这个表情就等于是回答了。

普朗克说:“你知道。”

卡斯滕斯点点头,环视一圈,问旁边桌上的人:“朋友,你的这份《镜报》还看吗?我老师想看一眼。”

如果只是卡斯滕斯自己,那人肯定不答应,

但搬出了教授可就不一样了。

他递过了报纸,

“行,给你。”

卡斯滕斯双手接过,随后将头版展开,放到普朗克的旁边。

普朗克扫了一眼,

“嗯,倒也……嘶……”

他没再说。

这里可是柏林大学,说排名公平,相当于承认慕尼黑大学比柏林大学强。

卡斯滕斯低声说道:“教授,我不给你看,就是怕你觉得尴尬。”

普朗克意会,

他于1874年进入慕尼黑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后改读物理,

1878年,他转学到柏林大学,在物理学家冯·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以及数学家卡尔·魏尔施特拉斯门下学习。

所以,他算是两个学校的人。

哪怕他于1894年被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在这种问题上还是要谨慎发言。

学校名誉大于一切,

院士也不好使!

量子论出现以后,普朗克对这些“人情世故”有了更深的了解。

“啧……”

他咋舌,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也不管没吃完的猪肘了,赶紧起身收拾餐具。

卡斯滕斯把报纸还了,

“现在就走?”

普朗克瞪他一眼,说:“你还得回去做实验呢。”

说完就要开溜。

结果,有人从背后叫住他:“普朗克教授,你看今天的《镜报》了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