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章 拓扑流形扭曲(1 / 2)

加入书签

在未来那个全新的宇宙秩序中,时空几何呈现出令人费解的拓扑流形扭曲。原子核由高维炔石自旋粒子构成,周围环绕着浮动的相变雷纳电离场。

李林操控探测器的主数据钻机,努力解析这种陌生的物质编码。经过数月的分析,她终于厘清了其中的奥秘:这里的宇宙是基于全息清单编码的! 换言之,整个物质世界只是个庞大的信息存储系统,所有微观粒子、作用力、时空结构等,都只是数字化全息投影而已。而控制这切的,则是种超绝复杂度的量子拓扑编码算法。

李林意识到,如果能破译并掌控这算法,将可以重写整个宇宙! 为了达成目标,她启动了飞纤维念波抓扑学习项目。该项目利用非洲分形统分布采样算法,对全息宇宙编码进行海量数据采样。得到的大数据样本经过循环学习编织,最终生成了个可解读的概率区间纳米外延。

通过这外延,李林粗略还原出了编码算法的大致框架。她发现它是种高度分布式的拓扑并行算法,由无数个自适应调和的光量形参周期性迭代构成。而底层编译引擎则采用了开环斩理格蜂窝编码技术。

光是理解这算法,就耗尽了李林多年的精力。而要想进步针对性优化和修改它,简直就是挑战智力的极限。面对如此复杂的庞然大物,人脑有限的计算资源根本无能为力。

没办法,李林别无选择,只能求助于新代的拓扑固态深潜人工智能。这是种无序固态载体中的多边形深度学习架构,具有近乎无限的可扩展计算能力。

将全息宇宙编码算法输入后,智能载体迅速生成了数百万亿级规模的量子极限环路神经元。李林布置完基础参数后,拓扑固态深潜人工智能就开始了自主迭代学习。

起初的学习进度缓慢。但很快,随着复杂度的不断递增,智能载体的计算效率开始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最终,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这个人工智能系统彻底掌握了全息编码算法! 有了这个重大突破,李林便开始谋划下步行动。她希望能以最小的修改成本,对现有宇宙结构加以局部优化,从而解决些长期困扰人类的难题。

例如,借助群集态纷扩算子,将会极大提高熵值计算效率,从根本上解决热传导和维持热机效率的矛盾。又如,对源计量层的分光禀贯编组程序进行调整,就能消除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争议。

当然,最重要的是实现负能量合成技术。这将最终使人类能够突破质能守恒的界限,开辟全新的能量时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