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三章:三路并进,南下擒龙!(1 / 2)

加入书签

张辅遇刺当晚,整座英国公府乱成一团。

张桂芬闻讯赶来时,已经有禁军将士进驻府中,要保护张辅安危。

此刻,身中箭矢的张辅正躺在床上被御医诊治。

床榻边沿,放置了一个水盆。

张辅赤裸着上身,御医正小心翼翼的为他拔出箭矢,期间,一种钻心的痛楚瞬间涌上张辅心头,使他大汗淋漓,忍不住哼出声来。

御医瞧着拔箭时流到水盆里的黑血,眉头深深皱起。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倘若只是一支箭矢,自是有惊无险,可怕就怕在,箭头上淬了毒物。

张辅久经沙场,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势不下二三十处,自是能够分辨自身情况。

他瞧了一眼御医,脸色苍白,语气微弱的开口道:“先止血,再祛毒。”

屋外。

张夫人急的团团转,张桂芬虽也心急如焚,但也不得不上前安抚自己的娘亲,

“娘,父亲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刚说完,府里的下人就来报,说是太子与范相公来了。

母女二人不敢有丝毫迟疑,当即前去迎接。

太子赵曦见了她们二人,直接开门见山道:“不必多礼,如今张帅情况如何?”

张夫人叹了口气。

张桂芬眉头紧锁,不得舒展。

见状,赵曦咬牙切齿道:“派人告诉燕达,不惜一切代价,将那些该死的刺客一网打尽!”

王安石道:“燕指挥使已经去查了,殿下,此时应该做的,是全城戒严,禁止将张老元帅遇刺的消息传出去,否则三军震荡,此战还未正式开打,我军就已经输了。”

话音刚落,御医缓缓走出屋子里。

赵曦连忙询问,“如何?”

御医作揖道:“回殿下,箭矢暂时取出来了,但箭上有毒,不知是何毒物,卑职不敢贸然下药。”

有毒?

张夫人脸色瞬间大变。

赵曦又急忙询问,“可有性命之忧?”

御医摇头,“从目前来看,暂无,卑职已用针灸之术延缓了毒物蔓延。”

针灸?

赵曦沉声道:“把王惟一叫来!”

随后,他火急火燎的来到张辅房间里。

却见对方脸色苍白,眼神迟滞,似将要命不久矣一般。

赵曦连忙上前。

这时,张夫人与张桂芬、王安石等人都跟在他身后。

赵曦没有在乎这些,而是着急的询问道:“老元帅,你如今卧榻不起,出征之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本宫想知,除你之外,谁可为帅?”

不用想也知道,以如今张辅的情况,肯定是挂不了帅了。

张辅咳嗽两声,伤口处又溢出鲜血,看向担心他状况的张夫人母女二人,摆手道:“你们先出去。”

张夫人瞧见张辅那模样,已是下意识泪流满面,在张桂芬的搀扶下,走出这个房间。

顿了顿,张辅才看向太子,做出一副翘首以盼的姿势,询问道:“能否禀明官家,让我那不成器的学生回京主持军国大事?”

闻声,太子想了想这种可能,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见状,张辅缓缓闭上双眼,叹了口气,“辅国公秦烈,可为帅。”

“秦烈.”赵曦喃喃一声,作揖道:“老国公好好养身子,早日康复,值此危难之际,需要老国公挺身而出。”

说罢,赵曦便离开张府。

此时此刻,对他来说,时间一分一秒都不容耽误。

因为,家国重任,此刻,就担在他那弱小的肩膀上。

回宫之后,燕达前来汇报刺客一事,

“行刺的那伙人,在汴京潜伏了数十年之久,平日里,装作与我大周百姓无异,如今突然动手,显然是预谋已久,经过调查,他们买通了一位看守御街的侍卫”

数十年之久?

赵曦深深地看了一眼燕达,语重心长道:“先是卫少傅,再是他的老师张辅这要是传出去,我大周子民该如何看待朝廷?”

“堂堂国公,在天子脚下被刺杀,你们皇城司就查出这些?数十年呐!”

赵曦越说越气,“继续查,无论涉及到谁,杀!”

闻言,王安石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

虽然国朝需要一位强势的帝王,但动辄喊打喊杀,也略有不妥。

虽然那些人该杀,可一旦让赵曦养成习惯

毕竟,他现在还小,将来若成为一名嗜杀的帝王,只怕也多有不妙。

“如今各地禁军都在调动,英国公遇刺重伤,难以挂帅,就如英国公所言,让秦烈担任帅位,迎战辽国。”

“至于西夏那边,就全权交由康国公与种谔做主。”

说到这里,赵曦忽然感到身子一轻,头脑发昏。

王安石瞧见他有些不对,连忙上前搀扶着,“殿下.”

赵曦道:“这几日,太缺觉了,本宫睡一会儿,王师,你守在本宫身边,若有急事,立即叫醒我。”

王安石点了点头。

随后,赵曦就趴在桌子上陷入熟睡。

王安石瞧着他,最终叹气道:“说到底,还是个孩子。”

若国无储君,赵祯病重,这天下,不知乱了几次了。

在赵祯熟睡期间,王安石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要向卫渊写一封信,告知京城里的情况。

张辅被刺的消息还是被泄露出去了,毕竟像是这样的大事,想守,也守不住。

天刚亮,整座京城的人就都知道了他遇刺重伤之事,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在热议此事,

“先是忠勇侯被革职,再是英国公主动请辞,师徒二人接连遇刺,异族南下.这当中要无阴谋,说出去谁信啊?”

“是啊,放着高官厚禄不要,谁会主动请辞?兴许是这朝中出现了奸臣,要迫害忠勇侯与英国公!”

“没准就是那奸臣要联合异族南下,欲要谋朝篡位!”

“噤声!这话可不能乱说。”

“朝中定是出现了奸佞,否则,英国公刚决定要挂帅,就遇到了刺杀,事情怎会这般巧合?”

“.”

随着一些风言风语的传出,原本就被战争阴影笼罩下的汴京城,此刻愈发显得不安。

值此大战危急时刻,让赵曦父子乃至文武百官最为担忧和头疼的事情,发生了。

那就是社稷不稳,民心动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