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习俗(1 / 2)

加入书签

今天要去上坟,起了个大早,山里是没路的,只能是靠驴车。

准备的东西不多,一些纸钱,蜡烛,香,还有供品,馒头,水果,当然还有肉。

赶在太阳升起时,他们已经到了,没有去以前的家,直接到坟地。

只有爷爷奶奶的坟,别的都不在这,因为这个小山村里的人。

都是逃荒来到这的,具体什么原因,已经无从考证,老一辈的人都不在了。

先给坟头除草,再捡一些小石头放在坟墓上,这叫添坟。

每次来都做这样的事,如果时间长了没人打理,就会被风沙吹的找不到了。

摆上供品,画个园圈,大家随父亲跪下,一边在园圈里烧纸钱,父亲一边祷告。

意思就是,告诉爷爷奶奶 ,现在家里的情况,完事了以后。

拿起供品用指甲盖,掐点扔在园圈里,剩下的要拿回去晚上吃掉。

(农村人是没有浪费粮食的习惯)。

一切完事,点上两挂鞭炮,再撒上半瓶酒,oK,今天的上坟就结束了。

赶着驴车中午就到家了,两个女人给大家每人下碗面条。

因为晚上要吃供品的,意思是和祖宗一起吃饭,日子好过了,也不能忘了,这个家是怎么来的。

晚饭后,桌子还没收拾干净,大姑娘小媳妇已经进了院子,他跟老爸对视一眼,无奈的下炕穿鞋。

因为饭桌当电视柜了,他们家现在,都是用炕桌吃饭的。

穿好鞋还有衣服,出门就得打招呼。

哎呦,二嫂子来了啊?吃了吗?

娟子也来了啊?来跟哥握个手,看看软和不?

这是同辈的,可以口花花。

生过孩子的小媳妇,人家可不会惯着你,人家直接上手,这掐掐那捏捏。

小伙子还真不是对手。

也就欺负一下大姑娘,不过也有例外,万一人家祖传的泼辣呐?

来,只要你不怕我小静姐,抱抱都行。

能怎么办?撒丫子就跑,你要不跑她真敢抱你。

惹的一院子各色的笑声。

大年三十,一大早,就被母亲赶出了屋子,扫院子,今天要从家里,一直扫到马路上,扫干净了晚上迎财神。

男人扫院子劈柴,女人们擀面条,还得多擀,因为过了今天晚上,未来三天是不能动刀的。

所以要提前准备好,面条多做点晾干,还有土豆,(他们叫它芋头)。

土豆切丁,用油炸一遍,他们叫它芋头漂子,为啥有这个名字?

因为炸过的芋头丁,遇水就漂起来了。这东西是做臊子面的必备物品。

肉丁,芋头漂子,蒜苗花,还有拿猪油和辣椒面做的红油。

组合起来就是猪肉臊子,下一碗面条,舀上两勺子臊子,再来点醋,啧啧,给个皇帝都不换。

中午吃完饭,要贴对联,还有门神,这个时间是有讲究的。

具体是什么讲究,已经没人说的清楚了,反正就是中午贴就行,而且是大年三十。

堂屋正中,就是进门,就能看到的地方,要摆上供品。

用一次性纸杯装上土,当香炉,需要三个,(寓意,敬天,敬地,敬祖宗)。

晚上太阳落山,带着酒,香,还有鞭炮,出大门往前走一百步。

用土堆个小土堆,插上香不倒就行,点上香,围着土堆倒半瓶酒,点上一挂鞭炮,迎神完成。

进到堂屋,在供品前烧点黄纸,这叫升表,黄纸要提前裁剪好,十五公分长,十公分宽,然后对叠一下就行。

在三个香炉里插上香,中间三支,两边各一支,然后去厨房在灶台上,也上一炷香,(这是敬灶神)。

整个过程,只能是男人完成,哪怕是小男孩也行,就是不能让女人干。

一切完成,只等看晚会了。

一边看电视一边包饺子,在包饺子的时候,父母会偷偷往饺子里包硬币。

这个是不会让孩子知道的,谁吃到了有硬币的饺子,来年财运亨通。

这是一个美好的祝愿,有用没用不知道,但是吃到的人,心情大好是肯定的。

大年初一,也是有讲究的,早晨饺子晚上面,中午只要是好吃的,都得上桌,这就是食满桌。

这个寓意是很有意义的,证明去年,你没有白忙活,给全家人挣到了吃食。

大年初一,五点多就起床,要去院里放炮。

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放炮是不能见太阳的,早晨太阳没出来,就要放完,晚上太阳落山,才可以放。

三天不能出门的年过完了,初三的晚上要送神。

父亲把供品都掐点扔在香炉里,这叫泼散,拿起剩下的黄纸,和三个香炉。

李青松拿的是炮,还有酒,弟弟用簸箕,端着这三天攒的垃圾。

一起来到了,迎神的土堆这,把香炉和垃圾,一起放到土堆上,倒酒点黄纸,先放几个二踢脚,再点鞭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