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9章 新式射击术(1 / 2)

加入书签

海战还在继续,就在简阳舰陷入困境中时,排在战列尾部的岳阳舰反倒非常轻松,由于双方转换航向,加上对手蒸汽机故障,前面三舰与对手已经开始捉对厮杀,岳阳舰与对手还有近11公里的距离,直到简阳舰与对手对射到第七轮,岳阳舰上的八米光学测距仪才堪堪测算出对手的位置,半分钟不到,炮术指挥所内的火控仪计算出射击诸元,随着枪炮长的口令,岳阳舰开火了。

在战术舰桥上军官们的望远镜视野中,一个不大的黑点,带着两个飘扬的烟柱在海面上不断起伏,十二秒后,黑点依然存在,不过黑点背后升腾起数道水柱,不太清晰的传声筒中,传来桅杆观测手的报告:“后6”。

对于首轮开火的讲究,各个海上强国并不一样,英吉利推崇的就像现在这样,各炮塔不断单发校射炮弹,先近后远,从观测手角度看,先是保证弹着点水柱能遮挡目标最,逐步修正弹着点远近偏差,师从英吉利的倭寇同样如此。

尤其是朝鲜战争中,大口径主炮数量少、射速慢,尤其是倭寇的三景舰,舰上巨炮近半小时才能开火一次,并且主炮没有一次命中大明战舰,被各国传为笑柄,反而最后取胜之道都是依靠中口径速射炮的抵近射击和鱼雷攻击才是王道,导致各国并没有大力发展大口径主炮,反倒是不断在舰上堆叠中口径速射炮和各种鱼雷发射管。

反倒是大明海兵,在海战中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朝鲜战争前期,海兵推崇的抵近舰首接敌,海上拼刺刀,尽管战果丰硕,不过也容易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窘境,同时也带来各舰单打独斗,无法发挥全舰火力密度的问题,后来随着光学测距仪、火控系统辅助计算射击诸元的出现,尤其是朱先钎提出的烈阳射击术之后,先是单发校射,不断修正弹着点,得出较为准确的射击诸元后,舷侧对敌,全舰主炮齐射,利用火力密度弥补单炮射击误差,显然走向与对手们依然是各炮塔独立开火不一样的道路。

战后,针对单舰远距离火力密度问题,朱先钎提出了八门主炮装甲巡洋舰的概念,拉开距离进行远距离炮战,这样对手射速不高的主炮打不准,高密度的中口径速射炮和鱼雷够不着。

在襄阳编队临危受命紧急出海时候,受制于弹药数量和炮手磨合,依然采用单炮校射的方法,反倒是岳阳舰依仗炮手磨合较快,开始简化校射弹流程,基本上两发校射后,就开始全舰齐射,依靠不断密集的弹着点来抢先提高命中概率,并且在后续不断对战率先取得战果,朱先钎显然也注意到这一点,不再强调单发校射,这次拦截春日编队,由于弹药储备充分,更是提出首轮开火就是全舰齐射的概念,强调远程高射速高密度,将十几年前提出的火力、速度、装甲概念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十秒后,岳阳舰第二轮开火,弹着点依然偏远,不过已经拉近到40米以内,对手依然没有还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