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章 以示赞许!(1 / 2)

加入书签

以示赞许!

对于魏胜而言,这些动作都是练习了成千上万遍的。

同时作为武举人们而言,步射其实是最基本的武艺技能。

魏胜本是宿迁人氏,自小目睹靖康之变给整个国家带来的灾难,便立志从军从而能够保境安民。

绍兴四年便投军到韩世忠军中,成为了一名弓箭手。

久经战阵的他对于箭术而言可谓是驾轻就熟。

魏胜在军中之时,经常乔装成盐贩,匠人,渡过淮河,到海州、沂州等地去刺探金国军情。

正是因为赵构一系列有作为的举动深深的打动了魏胜,才促使他下定决心参加武举,期望通过参加武举科考而达到报效国家的志向。

“第二个,孟安!”主考官廖彪喊道。

这个叫孟安的汉子熟练的挽弓,一看就知道是练家子。

倒也和前面的魏胜一样,无论哪种射箭姿势都能够精准的将箭射中靶心处,又传来一阵一阵的喝彩声。

举手投足之间都是非常的从容有度,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紧张。

这些对于身经百战孟安而言,都是一些基本的战斗技巧,这样的比试都没有和金人较量来得更有劲头。

其实他本是岳家军的一员队将,虽然级别较低却参加过数次对金的作战,无论是指挥还是武艺都非常有经验。

按照南渡以后大宋三军的编制,基本上按照伍、队、部、营、军等等。

每五人为一伍,指挥官为伍长;每五伍为一押,指挥官为押正;每二押为一队,指挥官为队将;每两队为一部,指挥官为部将;每五部为一营,指挥官为正副将;五营为一军,指挥官为正副统制、正副统领;若干军为一个大军,指挥官为正副都统制。

由此可见孟安不过是一个指挥几十个人的低阶武官,但其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却也非同寻常,足见岳家军战力之强悍。

“第三个,邵宏渊!”

能够杀入省试前三的应该来说没有差劲的武举子,无论是武艺还是兵法都会有较深的造诣,这个邵宏渊自然也不例外。

邵宏渊身材魁梧,往校场中一站跟个铁柱子似的,一看就是个习武之人。

同样是“嗖嗖嗖!”三个射箭姿势便以很快的速度完成,结果和前两位一样,没有任何的悬念。

赵构坐在检阅台上,望着这似乎很死板的比试方法,心中索然无趣。

对于这样检验武官的方式,虽然说没有什么不妥,但似乎过于一板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