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非常厚道?(2 / 2)
原本这个诛杀秦桧这个事情就是君王有意,臣子有心,却偏偏半路杀出个何铸来。
韩世忠做为枢密使自然也不希望有什么变数,何况杀秦桧已然是上升到国策的高度,不然也不会拿这个事情上军机议事堂。
“朕从来不信这鬼神之事,大赦天下乃是赦天下可赦之人,秦桧罪无可赦,朕必杀之!何卿有报恩之念乃是人之常情,可切莫为了报恩而不分是非!”
赵构斩钉截铁的说道,对于秦桧不单单是大宋百姓和官员痛恨,自己也对这奸臣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
因此杀秦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求情而改变。
在众人眼中,官家或许对自己人非常厚道,对待奸臣那就未必了。
其实赵构也非常清楚何铸的意思,只不过杀秦桧已经在自己的计划之内。
他就是要告诉世人,朝堂是宋室的朝堂,天下是赵家的天下,任何扰乱朝纲的乱臣贼子都没有好下场。
如果此时还抱着太祖定下的不杀文臣之祖诫,瞻前顾后且犹豫不决的话,那么这中兴的大势既起不来也不长久。
“是是,官家教训得是,臣僭越了,何铸知错!”何铸说道。
既然官家已经如此的毅然决然,想必已经是做了深思熟虑的,况且何铸也就是念及旧情为秦桧求求情,并没有要死磕到底的意思。
“启禀官家,臣有一疑虑。这秦桧与万俟卨在朝堂之中官位不同,官声不同,名气不同,如若按照万俟卨一般处置恐有些唐突。况且太祖祖诫也不可不遵。如何处置还需斟酌!”
赵鼎到底是群臣之首,考虑问题不仅仅是只追求结果,还要考虑到朝廷的制度和对官家的影响。
到底何为太祖祖诫?
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不久,为了当时的政局稳定,刻立了一块“誓碑”,藏于太庙寝殿的夹室之内,秘不示人。
只有当朝天子才能有资格知晓其中内容,其他的无论是宗室子弟还是嫔妃公主都无权知晓。
同时太祖祖诫还规定:凡四季祭祀和新皇帝即位时,天子在拜谒太庙礼毕后,必须独自一人到碑前恭读誓词。
此后大宋历朝皇帝都恪守太祖制定的祖诫,无不遵循这一规定。
誓碑上到底写了什么?
直至靖康之变之际,京城内外一片混乱,百姓得以进入宫中闯入太庙,“誓碑”的真实内容才为外界所知。
原来太祖将祖诫刻在誓碑上,碑上有文字三行: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然犯谋逆之罪,止于狱中赐自尽,不得于市曹中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由此可见,碑文的大意内容便是针对周世宗的子孙和士大夫以及台谏官员这三类人。
那便是周世宗柴荣的子孙们,有罪也不能加以刑罚,即便他们犯了谋反的大罪,也只能在狱中赐自尽,不能在市井中公开行刑,也不能株连其他亲属。
皇帝不能杀害朝中士大夫以及上书议政、谏谏皇帝的人。
太祖的后世子孙如违背这一誓言,天必除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