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章 皇陵之地(1 / 2)

加入书签

绍兴

永佑陵

宋徽宗赵佶的陵墓。

陵墓东傍青龙山,南接紫云山,西依五虎岭,北靠雾连山,筑起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景观。

可见赵构在对于祖宗陵墓之事上显然是下了一番工夫,永佑陵亦有永世护佑之意。

绍兴五年,宣和皇帝赵佶在北狩多年之后,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国皇帝最终还是将他葬于中原大地。

当时的大宋朝廷为其上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庙号为徽宗。

绍兴十二年,大宋与金国达成和议之后,双方便彻底完成所有议和内容。

大宋彻底除蔡州之外所占州府,释放俘获的两名金国大将和数千金军俘虏。

而金国则将大宋宗室悉数还朝,其中便包括了赵构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

大宋便将徽宗暂葬于绍兴府会稽县,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大宋历朝历代皇帝的陵墓都在中原,而南渡之后不得已才在绍兴选择作为皇陵之地。

赵构当年曾经将绍兴作为大宋临时都城,并且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升越州为绍兴府。

绍兴之名便是此时得以确立,直到后世。

绍兴元年,宋哲宗的原配,绍兴皇帝赵构的伯母孟太后在绍兴病逝。

按规制首先便是要回中原皇陵安葬,可是当时中原已经被金国占据,只得先行暂时依照皇陵建制安葬绍兴。

“择地攒殡,俟军事宁,归葬园陵”的意思便是,先临时性的安葬于此,等到将来收复北境之后,再行回归大宋中原的皇陵。

而在这些绍兴皇陵的祖先们能否在将来回归中原皇陵,这一切便要取决于赵构能否真正收复中原从而一统华夏。

帝陵本就是帝王崩逝后埋葬之所,陵祭是后世子孙对已故帝王陵寝的祭拜。

一般而言皇帝祭祀皇陵,基本上祭祀时间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固定的传统时节去祭祀皇陵,比如正旦、清明、中元等节日,这种时候皇帝偶尔亲自去祭拜,大多数时间是遣重要官员去祭祀。

而另一类则是不固定的祭祀时间,如皇帝要自己选择寿域或者重要的时刻,去巡视时路过对先祖的陵寝进行祭拜。

现在赵构选择此时祭奠皇陵,便是通过对于祖宗的祭拜来鼓舞北伐的士气。

也可以借此告慰祖先,曾经的苦难和耻辱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洗刷。

同时赵构选择这个时候祭陵除了彰显北伐之志以外,更有自身对于祖先的尊敬。

同时还是因权力而祭拜,在家国一体的情怀之下,皇帝的先祖自然便是国家的先祖,便更能够显示自己的皇帝权威。

因此赵构的祭祖除了表达孝意,尊崇先祖之外,还有强化皇权、彰显帝位正统性之意。

有了这样的正统性,便可以让天下百姓和文武百官清清楚楚的明白,自己才是这大宋唯我独尊的皇帝。

大宋皇帝躬祭祖陵便是分为三个步骤,即发京、致祭和回銮。

首先皇帝决定什么时候祭拜祖陵,必须要先通知礼部,由礼部选择陵祭的具体日期及上呈仪注详情,然后交由皇帝决定何日祭祀。

发京便是皇帝离开宫城,致祭则是皇帝在祭祀官引导下完成一系列之跪拜礼。

回銮代表祭拜完成,陪祀的官员候驾回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