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第259章 :特事特办(1 / 2)
百无聊赖地坐了十来分钟,一杯清茶见了底,杨昆也没找到插话的机会。
本就是几句话的事,只是来汇报工作、谈事情的人实在是络绎不绝,出于尊重对方的意思,也不能随便扔几句话就走。
好不容易腾出空来,吴清江揉揉发酸的手腕子,苦笑道:“这帮家伙心思鬼得很,一个个对本职业务精通得很,偏要把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半把刀架到火上烤。”
杨昆能猜到个中原因,虽然现任一把手去向已定,只等转过年就要走马上任,但在人未走、茶未凉的这段时间,正是
对于在系统内混迹多年,精擅揣摩上意的老油条们来说,既不能怠慢了即将高升的老领导,又要尽量跟未来的顶头上司搞好关系,甭管大事小情,先请示过一把手,再向吴清江汇报一遍,无疑是最稳妥的做法。
理解地笑了笑,他说:“比下属还要精通业务的领导不是个好领导。”
深有同感地点点头,吴清江问:“你杨老板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有何指教?”
杨昆抬手朝室内划了个圈,说:“新官上任,当兄弟的总得过来表示表示,看看能给你的新办公室添置点什么东西。”
吴清江连连摆手,谦逊道:“芝麻绿豆小官,搞这么见外干嘛,没得让人笑话。”
杨昆哈哈一笑,“这可是你吴大队长自己说的,客随主便,东西就不买了,中午抽个时间坐坐,给你贺一贺?”
吴清江眯着眼睛想了想,说:“下午还有个会,周局也要出席,不敢喝酒,晚上怎么样?”
杨昆本来约了叶小换到家里吃晚饭,只是话赶话赶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就此推辞,脸上笑意不变地答应了下来。
吴清江从抽屉里摸出一包硬中华,抛了一支给他,说:“客气话讲完了,谈谈正事吧?”
知道目前县级交警系统内的车管所还没有放牌的权限,杨昆直接从包里拿出几页单据递了过去,顺手拿火机替吴清江点上烟。
吴清江大致扫了几眼,眉头微皱,说:“没有正规的购车发票,上牌有点麻烦。”
杨昆也不多加解释,只是笑道:“要是好办,也不用来麻烦你了。”
吴清江沉吟片刻,说:“两个办法,一是找家正规的汽贸公司,花点钱开张正规发票,二是直接找大领导签个字,来个特事特办。”
杨昆仔细琢磨,觉得前者的可行性比较低。
没有足够的利益,汽贸公司不会冒着被税务局查账的风险帮人虚开发票,要想将风险降到最低的话,就得从银行的资金往来到公司账目全部动一番手脚,操作起来过于繁琐。
抿着唇想了想,他问:“找大领导签字的话,难度怎么样?”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不过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这个“大领导”指的是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支队长陆庆勋,而不是县局一把手周学礼。
“陆局是咱们易阳人,听说人很和气,尤其是对老乡特别照顾。”说到这里,吴清江停顿了一下,抽了口烟,才斟酌着语句说道:“只是,我刚坐到这位置没几天,只在正式工作场合见过几次,还没有单独吃饭的机会……”
杨昆摆摆手,“要是为难就算了,一辆车而已,不值得为它大伤脑筋,回头我去找几家大点的汽贸公司问问。”
吴清江摇头,“那倒不用,我是这么个意思,你不妨请周局出面给他打个招呼,我再从旁边帮着敲钉转脚,这事就算成了。”
杨昆琢磨了一下,“行。”
吴清江说:“那就先这么定了,我后天去市里开会,到时咱俩开车一块过去。”
约好晚上见面时间,杨昆先行告辞。
到邮电局买了台传真机,还没回到家,就感到呼机震动了几下,掏出来一看,是江浙一带的区号。
猜到应该是傅青梅打来的,杨昆心情微微激荡,分别不过一天,心底的相思便已几乎按捺不住。
加快车速,赶到家里,趁老妈和堂妹在店里忙活,偷偷溜到楼上回电话。
中州到吴杭不过千余公里,总里程不到邺河至羊城的一半,车速却要慢了一倍还多,傅青梅也是刚下火车,杨昆听她那边人声嘈杂,而且楼下就连着分机,怕在电话里谈情说爱被老妈不小心听到,只是叮嘱她好好休息,万事小心,互道平安之后,不无遗憾地挂掉了电话。
接上传真机,和先前搞定的几个厂家联系过,收到代理合同后,拿到街上打印,保存,并盖章回传,忙清之后,日头已经偏西了。
签订合同只是合作的开始,接下来的任务,是核对进货数量,准备打款。
在本地市场,张弓酒和双汇火腿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体积小,价值高,保质时间比较长,采用少进、勤进的方式,不会影响到具体销售情况。
尤其是白酒,放得越陈越值钱,杨昆就在自家的楼梯道里存了十几箱茅台和五粮液,并且决定以后每进一次货,都要尽量提出一两件存进去。
这种做法投资不高,相当于银行的零存整取,只要注意防潮防驻,存放个十几年再拿出来,不管是待客还是转手,都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投资。
相对而言,啤酒单位价值低,又占地方,一次进多少货,才能既保证店面的合理利用,又能对上门的消费者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效果,倒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对于易阳消费者来说,珠江啤酒是个全新的品牌,北方的冬天又是啤酒消费淡季,偏偏几个厂家里数它路途最远,进得少了,市场上铺不开货,运费也不合算,进得多了,又怕临过期之前不能被市场完全消化,一旦出现退货潮,这个牌子就算是彻底臭了。
另外还有个难题,资金。
杨昆给母亲预留的启动资金是10万元,从制作货架到正式上货营业,这笔钱已经花得七七八八,眼下的业务还没有展开,和成批次进货所需要的资金相比,每天零售的那点营业额只是杯水车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