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第278章 :进退两难(1 / 2)
刘运升反驳道:“要照你这么想,那些在各自的学术领域获得突出成就的专家教授,还有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各个部门的领导,难不成都是这么混出来的?”
刘小亮撇撇嘴,“咱国家这么多高校,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几十上百万,有几个能成为您所说的那种精英人物的?依我看,上再好的大学,毕业以后无非也是两条路,要么从政,要么经商,从政的话,在单位里辛辛苦苦熬上十几二十年,就算熬到您现在的位置又怎么样,您一年的工资有没有杨昆一个月挣得多?”
刘运升哑然。
刘小亮年纪小,见识少,脑子里对于商业概念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他却能从杨昆的话里大致琢磨出他的生意规模,单以工资而论,别说一个月了,恐怕人家一天挣的就比他全年的工资还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小亮这番话说得虽然直白、粗浅,却也不无道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辩驳。
杨昆见爷俩争论不休,觉得有些好笑,帮着反驳刘不亮:“你这话是以偏概全,单论经济收入的话,机关干部的确比不上个体户,但双方掌握的社会资源和行政力量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不具有任何可比性。”
见刘小亮有些不服,他又补充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像我们这种小生意人,想买辆车的话,不但要考虑价位、车型,还得盘算养路费、油价、保养和维修的费用,走在路上一怕刮蹭、车祸,二怕交警查扣,像刘叔叔这个级别的党政干部出行,需要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琐事么?”
刘运升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社会资源和行政力量,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小杨看事很明白,以后要是走仕途这条道的话,成就肯定比小亮要高。”
杨昆笑着摇头,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自个的毛病自个清楚,我这人性子过于浮躁,不是搞行政的料。”
刘运升点头赞许道:“先不论个人能力性格,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这一点,小亮要好好向你同学学习。”
刘小亮摇头叹气,“要是没有这点自知之明,我早学杨昆做生意挣钱去了,还会老老实实地呆在学校里,按部就班地走你们替我安排好的出路?”
刘运升有些哭笑不得。
今天请杨昆来家里吃饭,除了还人情外,也是觉得这孩子为人处事很有见地,有心想试一试他在经商方面到底有多少天赋可挖,想要从侧面佐证一下自己对于招商工作的一些想法。
从这个出发点来说,杨昆的表现令他相当满意。
商业意识出众,目光长远,做事稳重踏实,可以说,一个成功商人所必须具备的优点,在他身上都能看到,尤其是从他的产业布局中表现出来的大局观,正是绝大部分个体工商户最欠缺的。
刘运升本身就管着卫生口,对于餐饮业自然不会陌生,但就过往接触过的国营、民营餐饮业主来说,拥有杨昆这种商业天赋的可谓凤毛麟角。
而且他能看得出来,可能由于彼此还不熟悉的缘故,杨昆今天的表现还有所保留。
因此,他很好奇,假如从县域经济的角度出来,给杨昆出一个关于招商引资的大题目的话,这个孩子又会给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前段时间,县政府刚刚进行过一次工作调整,原来由常务副县长亲自负责的招商引资的担子压到了刘运升的肩上。
这次工作调整看似仓促,其实也是厚积薄发。
省级高新科技开发园区从立项到开工建设,到实现三通一平,至今已逾数年之久,入驻企业却寥寥可数。
好不容易有个上点规模、拿得出手的合资项目,最后却成了一场骗贷闹剧。
这一下,不但常务副县长落得个灰头土脸,县里的头头们也是个个脸上无光,招商引资这份“美差”更成了大家眼中的烫手山芋。
90年代中期,“唯GDP论”刚刚露出苗头,无论沿海还是内地,招商引资都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重点工作一般都很容易出成绩。
干得好了,上级赏识,百姓称赞,除了个人荣誉和实惠之外,也能为自己博得足够的晋升资本。
像那些除了溜须拍马、逢迎上意外,并不具备太出众的工作能力和个人魅力的官员,虽然做不出什么像样的成绩,但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哪怕只是借着招商工作之便游山玩水,顺便拿下那么一两宗招商任务,年底在工作报告上稍微润色一下,也不难做出一份花样文章来。
只是全国都在大搞开发区,你也招商,我也引资,又哪有那么多投资商给大伙分的。
尤其是易阳县地处内陆,毗邻京津,除了陆路交通还算便利外,从政策、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等方面,都拿不出太多能令投资商感兴趣的东西来。
能在易阳这样一个人口、经济大县当上常务副县长的,当然不会是庸碌无为之辈,之所以会闹出这么个大笑话,也是受招商心切,急于出成绩的情绪所影响,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因此,在正、副班长分别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接过这份人人畏之如虎的“美差”时,刘运升很是犹豫了一阵子。
不是犹豫要不要接盘。
领导找你谈话,给你安排任务,那是器重!
不识抬举?就等着把替补席坐穿吧。
令他感到犹豫的是,接盘以后,怎么做。
体制中人行事,向来讲究进可攻,退可守。
只是对着手头这一堆烂摊子,刘运升颇感进退两难。
是锐意进取,力争成绩,名利双收?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出了成绩,哪怕不能一飞冲天,也可以为以后的仕途发展夯下坚实的基础
又或者是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对于大多数个人能力不太突出的官员来说,做事可能更喜欢稳扎稳打,不拼能力,只熬资历。
只是这样做也很容易给上级领导留下碌碌无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坏印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