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第449章 :行业机密(1 / 2)
一直逛到天色擦黑,叶小换才挺着圆溜溜的小肚子,意犹未尽地被杨昆和孙研拉出了公园,手里还拎着大兜小兜的小吃,都是买下来却再也吃不下去、又舍不得错过的美味,这下可好,大伙连晚饭都省了。
找到亚运村宾馆,杨昆拿身份证订了两套双人标准房,将随身物品和叶小换淘换回来的宝贝们放进房间,分别给老妈和徐丽娅打电话报过平安,正对着地图计划接下来的游玩路线时,房间里的电话响了。
杨昆抄起话筒,就听叶小换压着声音说道:“出来一下。”
他心里纳闷,什么话不能敲门进来说,搞地下党接头呢这是?
拉门出去时,叶小换正在隔壁门口等他,替他关上房门,低声吩咐道:“陪我出去买点东西。”
杨昆朝她身后的房门瞅了一眼,关得严丝合缝,就问:“什么?”
叶小换白了他一眼,“那个啦。”
杨昆就歪着头朝她小肚子
叶小换好气又好笑地掐了他一把,“不是我,是孙研……好朋友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到楼下的餐厅吃早餐时,见到杨昆,孙研的俏脸红红的,像熟透了的苹果。
简单填饱肚子之后,孙研就自回房间休息,出门时,杨昆悄悄问叶小换:“她没事吧?”
叶小换回头瞅瞅隔着几步远跟着的邵兵,瞪了杨昆一眼,“女孩子的事,瞎打听什么……第一天来的时候量多一些,她才懒得动弹,下午就没事了。”
杨昆撇撇嘴,“你好朋友来的时候,不是照样欢蹦乱跳的?”
叶小换就张牙舞爪地掐他。
宾馆离车市不远,为了避免被车行当羊牯宰,杨昆就没让邵兵开车,步行过去顺便消食。
三人边走边聊,杨昆把后世从网上看来的常识去芜存菁,略去时代背景,详细地讲解给叶小换听。
亚运村的汽车交易市场还没有正式挂牌,此前一直是作为事实存在,欧美、日韩各大小车厂在此都设有销售点,依规模大小和授权性质不同,分为品牌专营店、品牌展厅及二级经销商等,要避免吃亏上当,首先就得弄清各家经销商的本质。
品牌专营店,大致就相当于几年后的4S店,规模最大、资金实力也最雄厚,环境服务各方面都不错,只是受店租和成本限制,优惠幅度不大,车身装饰和相关的商业保险要价也相当高;
品牌展厅,相当于4S店跨区设立的销售点,也是厂商承认的正规门店,通常店面不大、投资较低,除销售外,也不负责售后、零配件销售等附加服务,因为主要赢利来自于冲销量的返利,车价要比相应的专营店便宜;
二级代理商,指的是品牌专营店的下线,和相对正规的专营店、展厅相比,规模小、门槛底、监管不力,最是鱼龙混杂。
一般情况下,二级代理商只被允许代理某个单一品牌,例如沃尔沃或宝马、奔驰等品牌的全系车型,像邺河市的大小车行,基本上都是从品牌专营店里拿的车,大致也可以归纳到二级代理的行列中。
在为数众多的二级代理商中,这种相对正规的门店只占了一少部分,其余大部分所谓的二级代理,都是那种欧美日韩、合资国产、五花八门什么车都卖,什么订单都敢接,多优惠的价格都敢许,就是手头没几辆现车的“杂牌综合代理商”。
像这样的二级代理商就是纯粹的皮包公司,讲究点的,租家门店,雇俩业务员装装样子,有的干脆就是一个老板带着几个车虫,印上几盒名片,满车市晃荡,见到有意购车的买主就主去上去搭讪,忽悠得车主们下了订单、交了订金之后,再去别的专营店、展厅或是同行手里调车,除了在车价上抽成之外,还包揽代办保险、代买附加税、推荐车身装饰……反正只要有利可图,什么昧良心的事都干得出来。
外地人进京购车,绝大多数都是在这种人手里吃了大亏。
偏生就是这样的骗子杂牌军,在车市里所占的比例反而最高。
当然,商人逐利,天经地义,即使是后世那些4S店,也不见得都是什么好鸟了。
重生之前,杨昆认识一个哥们,在某品牌4S店当车间主管,其实就是个小工头,典型的蓝领工人,却是一天到晚好烟抽着,好车开着,好妞陪着,活得比一般的城市白领还潇洒。
杨昆曾不止一次地问他,在4S店里干,一个月究竟能挣多少钱?
那哥们总是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没意思,连工资、资金、补贴加一起,不过3000出头。”
杨昆气得直想喷他一脸狗血,你小子换妞比哥们换衣服还快,一个月才挣3000出头,骗鬼呢?
后来有一次,在一块喝酒时,杨昆故意把那哥们灌大了,才从他嘴里套了不少“行业机密”出来。
在4S店工作,工资、补贴的确不高,真正的财源,在于各种各样的“外快”。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换机油。
汽车保养时要换机油,根据发动机型号和排量不同,要更换的机油档次、数量也不相同。
一般来讲,排量在1。5L左右的发动机每次保养时要更换3升左右的机油,更高或更低排量的机器则在这个基础上相应增加或酌减。
而厂家配给4S店的机油,有4升和1升两种标准包装。
这样一来,每保养一辆1。5L的车,维修工可以攒下1升左右机油。
只要在4S店混过一段时间的老手,是不会主动把剩下的油交给车主的,虽然车主已经为这些油付了钱。
保守估计,一家4S店,每月至少要保养1000多辆车,每辆攒1升,就是1000升,相当于250桶机油。
250桶机油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至少有250辆车,换的是小工们平时攒下来的机油,而那些未开封的原装机油,则被低价卖给了汽配城、修理厂,变成了工人们的外快。
这种情况,车主们不知道,4S店的老板肯定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为了收住工人的心,保证大家卖力气,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指望你给人家开的那点工资,抽烟喝酒都不够花,要是没点外快,凭什么让人死心踏地地在你店里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