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351 章 麻烦不断 (下)(1 / 2)

加入书签

既然分析了利弊也下了决心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节奏给带起来,带节奏这种事简单,只需要花钱就行了,唯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把节奏带起来,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能留下把柄。

对于能否把节奏带起来,金泰熙并不是很担心,当然她跟ra不一样,像ra那种动不动就会出现的盲目自信,金泰熙都不知道该怎么吐槽好了。

泰妍惹出来的麻烦算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再加上有罗吹这个群体存在,带节奏的难度一下子就降低了不少。

至于不留把柄因为网络的发达也变得容易了不少,虽然做不到毫无痕迹,但是通过网络联系,一系列交流都在网上完成,那样被人抓到把柄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

让金泰熙无语的是ra居然嚷嚷着根本就没必要这么麻烦,还声称之前要不是金泰熙不同意,他早就跟罗凤恩当面锣对面鼓了,说的就好像之前他从未从心过似的。

刚吵过一场,现在也不能出现什么内部问题,让金泰熙忍住了吐槽的冲动,至于ra所说的话,金泰熙觉得当成耳旁风就好,她努力了这么些年都没能让ra学会心里有点数,金泰熙觉得自己多少有些失败。

口嗨这种事过过瘾就好,ra也没有过于纠结,虽然他真心觉得金泰熙有些过于谨慎了,但是谨慎一点也没什么坏处。

随后夫妻二人又在投入多少钱上面出现了分歧,金泰熙的想法是不要在意投入,只要把事办漂亮了效果足够好,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

但是ra觉得只需要找个差不多的团队就可以了,根本就必要投入那么多,不是他抠搜的心疼钱,而是没必要的钱就不应该花。

至于效果,ra觉得罗凤恩就是表面光鲜,其实早就四面楚歌了,他们只需要把节奏带起来,让一些人看到机会,那就必然会有人跟进。

虽然金泰熙觉得ra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她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得不说因为不同的成长环境带来的不同真的是太多了,在消费观念上金泰熙和ra的差别就特别的明显,金泰熙不得不承认,她把改造一个人的难度想的太简单了。

金泰熙保留意见,难得赢一次的ra瞬间就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从追求金泰熙那刻起一直到现在,ra其实都是挺憋屈的,甚至没少被朋友和亲人嘲笑,身为一个有些大男子主义的人居然要听老婆的话听到这种程度,怕老婆这样的标签对ra来说伤害很大侮辱性也极强。

要不是ra接着酒劲跟朋友们大闹了两次,估计这些损友还会调侃起没完,虽然用这样的方式封住了损友们的嘴,但是在人前不说不代表背后不说,朋友不说不代表别人不说,ra总不能封住所有人的嘴吧,虽然他想但是遗憾的是他没那个能力。

男人的尊严这东西,一时失去可以忍受,长期失去那就不叫事了,反正人也娶到手了,孩子也生了,ra觉得是时候来改变一下家庭地位了。

Ra的小心思金泰熙怎么可能不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才觉得可笑,婚前婚后男人变样是很正常的,但是像ra这样变化如此之大而且还不着边际的真的很少。

考虑到ra心中有怨气有不满,金泰熙觉得就让ra得意一次,等这件事过了,以后她又都是机会来收拾ra。

夫妻二人商量了一下,把带节奏的任务交给了ra的一个远房亲戚来负责,而找的团队也是在业内有一定口碑的,ra是想省钱没错,但是也不可能胡来。

带节奏的问题解决完了,夫妻二人就开始商量什么时候跟朴振英通个气这个问题,要是按ra的想法,根本就没必要去考虑朴振英的态度,之前发生的那些事已经让师徒二人出了间隙,ra怪朴振英说到没做到,在他身上投入的资源太少了。

而朴振英则是有些怪ra不知道知足,他是做过保证,但是那也不能一下子把资源都投进去啊,如果师徒档这个卖点反响好,倒是可以加大投入,关键是反响并没有达到预期,与其继续投入倒不如暂缓一下,先把该赚的钱赚了回回本,再考虑二次投入的事。

偏偏ra不但不理解朴振英的苦心,还自作主张的冒头diss罗凤恩,差点就惹出大麻烦,就算处理得还算及时,也给朴振英的后续计划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Ra的冒失让朴振英想起了当初他们师徒是如何反目的,明明他开出的条件已经够好了,但是ra却觉得他值得更多,哪怕后来事实证明了错的是ra,他太高估自己了,太低谷JYP和朴振英对他的作用,但是ra仍然没想过要低头,这样的性格让朴振英觉得自己在培养弟子上是有缺陷的,改是不能改了,但是生气是难免的。

这次金泰熙没惯着ra,因为如果ra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麻烦,毕竟ra现在是JYP旗下的艺人,师徒档的反响虽然不如预期,但是此时的ra除了遥想当年外,已经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爆点了。

要想顺利的替代罗凤恩,就必然不能少了JYP的支持,明明是合则两利的事,金泰熙可不想因为ra的脑残就变成另外一种情况。

在金泰熙看来,跟朴振英通气是必须的,而且时间点必须要掌握好,早了有可能会被朴振英阻拦,毕竟对于现在的JYP来说是真的不能在冒险了,稳定发展回口血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晚了,那就会让ra和朴振英的矛盾扩大,甚至出现第二次师徒反目的可能性都非常的大,毕竟现在的ra在朴振英看来已经不是非他不可了,有过一次反目第二次的门槛也会降低不少。

虽然对金泰熙的态度有些不满,但是ra还是接受了金泰熙的意见,ra强调了一下他是老公而不是劳工,他希望金泰熙说话的态度能好一些。

解决完这个问题后,其他的问题就得边行动边解决了,金泰熙明白她计划的再好准备的再充分,也无法避免问题的出现,现在最主要的是动起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去考虑如何解决。

带节奏这第一步比想象当中的还要简单,不得不说选择冷处理的弊端还是很大的,不给个明确的说法,那就给了搞事的空间,连看图说话编故事这种事在娱乐圈都十分的普遍,就更不用说看起来有理有据了。

质疑第一艺人这样的事,张勇健一点都不在意,一方面是因为没人质疑才奇怪,另一方面也是无论是罗凤恩还是C-jes,从未承认过第一艺人听起来就很拉仇恨的称号,更没在这个称号上做过什么文章。

张勇健不在意,不代表罗吹不在意,对于罗吹这个群体来说,第一艺人可是他们偶像身上最重要的标签,正因为有第一艺人这样的称号,罗吹才会那么执着那么努力,哪怕这个称号罗凤恩本人根本就不在意甚至都不想挨边。

在一唱一和下热度就有了,节奏也来了,于是关于罗凤恩是否有资格被成为第一艺人的大讨论就展开了。

说实话,这种讨论其实挺没意义的,觉得罗凤恩有资格的只能是少数,毕竟在很多人看来自家艺人才是最好的,而且不接受任何的反驳。

而一些事不关己能冷静分析的,绝大多数也不会觉得罗凤恩这个第一艺人实至名归,这跟罗凤恩崛起太快,而且长时间不在韩国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说法罗吹很难一个个的去反驳,毕竟第一艺人这种连明确衡量标准都没有的称号是非常主观的,在无法说服对方更不会被对方说服的情况下,罗吹反问既然你们觉得罗凤恩不是,那么谁是?

这下局面就更混乱了,在罗吹看来,只要你们找不出比罗凤恩更好的,那罗凤恩就是第一艺人,但是在其他人看来,这其实就是在嘲讽在拉仇恨,在网上大家都是重拳出击,谁会惯着谁,于是罗吹又一次被群起而攻之了,直到这个时候张勇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在被群攻这方面罗吹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每次取得最终胜利的都是他们,也给了他们无以伦比的信心,但是结果就是他们的坚持露出了更多的破绽,而且也给小凤拉了更多的仇恨。

进度如此顺利是金泰熙没想到的,ra还洋洋得意的吐槽金泰熙就是太谨小慎微了,最想罗凤恩死的都不一定是他们,想罗凤恩死的绝对会多大他们都无法想象。

看在计划顺利的份上,金泰熙没跟ra计较,既然条件已经具备了,金泰熙就准备把ra推出去了。

人无完人,唯一觉得罗凤恩是完美的,也就是罗吹这个群体了,其实小凤身上不足和缺点还是很多的,在罗吹无限拉仇恨的情况下,小凤的缺点和不足都被翻了出来,如果只看这些的话,不知情的都会觉得这是在声讨劣迹艺人,而不是在讨论是否有资格成为第一艺人。

一些出身论的抓着小凤是搞笑艺人出道不放,虽然当初有不少人都把罗凤恩的起飞归结到有刘在石这种领路人,但是当他们需要质疑罗凤恩的时候,搞笑艺人出道就成了污点。

虽然这样的说法相当于把所有搞笑艺人都给踩了,但是除了搞笑艺人外谁会在乎,甚至有一部分搞笑艺人还会怪罗凤恩让他们遭受了无妄之灾。

一些奖项论的则是抓住小凤在奖项方面的欠缺不放,什么?你说罗凤恩是戛纳影帝?谁过年还不吃回饺子,运气足够好我上我也行。

这些人还拿韩国的影帝排名来说事,他们觉得只要像影帝排名前几位那样,通过多次拿下影帝头衔的方式证明过自己的,才有资格,像罗凤恩这种顶多也就是时势造英雄。

说实话,这种说法出现的时候,最心虚的就是被他们当成衡量标准的三大奖,他们可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跟罗凤恩达成和解的,虽然几年过去了,但是他们这口气只能说刚刚缓过来。

虽然他们永远不会放下跟罗凤恩的恩怨,更不会跟罗凤恩成为有着利益瓜葛的朋友,但是吃过大亏的他们也希望被当枪使,你们想搞事就搞事呗,我们精神上支持你们,为毛要把三大奖给牵连进去,三大奖吃你家大米了还是抱你家孩子跳井了,三大奖就这么不招人待见?三大奖消失了对你们有好处吗?

虽然三大奖组委会这些人都被逼出专属于他们的灵魂三问了,但是他们却对这样的情况无能为力,毕竟这只是民众的观点,最可悲的是人家是拿几位影帝说事,三大奖只能算是被牵连了。坐在去往裕王府的马车上面,萧素琴仍旧是有点不敢相信。

以她的见识和学说来看,《梁祝》这个精彩又扣人心弦的故事,应该是一个饱读诗书、且在感情上有着重大挫折的中年书生,才能写出来的——这个书生还不能得志,因为那股子愁苦和底层人的心绪,根本不和上等人扯上关系。

可裕王却告诉她,这是年仅十六岁的裕王世子殿下写的。

而且按照这几年她和裕王的接触,以及别人的提及,裕王世子根本就是一个喜欢胡闹的顽童,还没有长大,更不懂得什么男女之情、生死离别的爱恋。

像是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写出《梁祝》来?

但萧素琴也很快否定了“代笔”这样的猜测。

正因为事实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代笔”才显得不靠谱。

但凡有点理智的人,都晓得这事儿不大可能,那么裕王哪怕是把本子算在自己名下,也比让给儿子出名的好。

裕王既然敢说是世子所写,那么证明肯定不怕别人非议。

再联想起了最近几个月,裕王世子像是开了窍一样,不但发明了一种大小写数字,还有一个复式记账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