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高达99%死亡率!(1 / 2)
总之,逼急了,临医拿出许秋,湘雅就得骂娘了。
比如国家重点项目,许秋一个人就给临医带来了脑外科人才培养基地、临海小血管国家重点中心、掌指再生术国家创新技术保护等等……
“双瞳散大的抢救率竟然这么高?”许秋露出赞许的目光。
业内对双瞳散大一小时以上的颅脑损伤病人,基本上是不抱任何抢救希望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剩余的百分之一不是治愈,而是以植物人的状态生存。
能比的,只有植物人程度的轻重。
有些轻的,就像是睡着了一样,会打鼾、说梦话、挠痒痒,还会无意识地呓语,只是无法与外界进行沟通。
最严重的才是真正的“植物人”,失去感受外界的能力,只能靠各种生命支持设备吊着命,动一动手指都是医学奇迹。
但,湘雅附一在这方面却堪称不可思议,自脑外科开设至今,附一一共抢救了十一名双瞳散大一小时以上的病人,生活均能自理。
唐云舒同样觉得震撼,道:“这个技术最开始是从湘潭第一人民医院来的,他们有开颅机,那东西能在五分钟内打开颅脑清除血肿,脑疝复位非常迅速,所以抢救率很高。”
这类病人的抢救,最关键的就是解除脑干受压。
按照常规的手术流程,从入院到上手术台,最快也要半小时左右,接着开颅到解除压迫,可能还需要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医生运气不好,或者是技术不够精湛,开两三个小时的颅都很常见。
“有机会给临医要一个。”许秋默默地道。
五分钟开颅,在许秋手里并不是难事。
但这是建立在他掌握了多种大师级颅脑手术的基础上,而换算下来,其实就是几千台开颅手术的经验,还得是杨钰恩这种天才的几千台手术。
因此,能靠人力媲美开颅机的,全球范围内也不超过五个人。
开颅本就和考古差不多,需要缓慢移除头骨,避免损伤大脑的任何部位,复杂的开颅手术甚至需要两个小时来进入颅腔。
这种情况下,开颅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再繁琐、凶险的开颅过程,对它来说都只需要四五分钟,而且失误率极小。
如果能给临医搞一台,高端手术的容错率会提升非常大。
“估计不太可能,开颅机他们宝贝着呢,沈华院士之前要过,他们都没给。”唐云舒苦笑一声。
附一和开颅机设计与开发者莓国犹他大学签了协议,只有湘省的几家医院有资质采购。
因此,其他医院想要购买,不仅要看犹他大学的脸色,还得看湘雅他们同不同意。
华西与协和其实都跟湘雅谈过,但最后都无疾而终。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开颅机的可替代性太强,理论很丰满,但现实中的应用,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它能做的,只有一个:开颅。
而对于绝大部分手术来说,开颅速度固然重要,却也不是真正关系到正常手术成败的因素,更重要的其实是开颅之后,对颅腔内病变的处理。
开颅机能完美发挥作用的地方,也就是双瞳散大一小时以上,类似于此的极其危重的颅脑损伤病人。
只要这时,开颅速度才等于生命。
其他时候都可以做出适当妥协。
用几千万的经费,去买一个只能开脑袋的机器,还得给湘雅一大份人情,这笔买卖没什么人愿意去做——有这钱还不如多增添几个最先进的CT机,更新一下各科室的临床设备。
不过,许秋还是心动了。
他问道:“也就是说,开颅机是湘雅附一那边的独家技术?”
唐云舒点头:“算是吧,所以许医生你就安心地做学术讲座吧,他们肯定不愿意把技术放给临医的。更何况,现在临医是与他们竞争南部第一最有威胁的医院,他们怎么可能给敌人送刀子?”
许秋脸上带着意味不明的微笑。
那就稳了。
……
再次来到临海市机场,莫琬、童妍等人差点以为自己来错地方了。
“这这这……这是另一个临海一院吧!”童妍眼睛都瞪圆了,有些难以置信地道。
机场内,悬吊着临海一院的宣传竖幅,最打眼的是许秋的巨幅海报。
风格和临医一模一样。
“临海小血管之父、世界首例颅脑完全融合分离术开创者、掌指再生术第一人……”
“连最新的结肠代替膀胱术都写进来了,这是几天前才换上去的吧?”
莫琬和童妍震惊了。
唐云舒倒是很淡定,说道:“临海市没什么特色,经济在省内排不上号,没有能源,没有旅游景点,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临医和许秋是唯一的卖点了。”
尽管一下机场就看到医院的广告,大多数人的心情不是那么美丽。
但,如果医院的广告旁边还挂着许秋这张脸呢?
不得不说,临海市的高层很有逼数。
“许医生!”
机场这边早就得到了消息,这边的工作人员并不认识许秋,但知道找最帅的那个准没错,因此一眼就认出了他。
“这边请,我们机场有专门的贵宾等候区,您的飞机还有四十分钟抵达,请在休息区稍等片刻。”机场的小姐姐在前面引导着。
许秋扫了一眼。
大长腿什么的不重要,主要是脸色好,走路摇曳生姿,一看就像是个健康人。
哦,健康的啊……那没什么兴趣了。
许秋收回目光,又琢磨起学术讲座的事情。
附一的强项是脑外科,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极速开颅。
许秋的强项恰好也在这里。
大师级颅脑分离、大师级颅脑功能损伤定位经验,还有大师级颅脑解剖定位等等,这些手术打下的基础,让许秋对人脑无比熟悉。..
而无数手术练出来的手感,又能使许秋心到眼到手术刀到,几乎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多重叠合之下,许秋开颅速度达到了一个机器都难以企及的极速。
“许医生,这次的学术讲座,你打算讲什么内容?”落座休息区后,唐云舒忍不住发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