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护国之门成了看门狗(1 / 2)

加入书签

孙诚的声音在殿中回荡,三人心中激荡。回想夏朝先辈纵横捭阖,在龙腾大陆各族争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了最强民族。

却不料被自己人偷了家,致使夏朝灭亡,哪怕过去了千余年,也让后人摇头长叹。

关键是偷家的宋朝得国不正,为了防止自己重蹈夏族的覆辙,政策从扩张转变为保守。

哪怕宋朝已经灭了几百年,他留下的保守主义还在影响后世各朝的政策。

使得夏族近千年了,生存空间还是如千年前的夏朝一样大,直到宁国灭了南越。

宁皇当然也想恢夏族的荣光,甚至还要更进一步,把与夏族纠缠千年的匈奴也给灭了。

但孙诚说了,要灭匈奴这个强悍的对手,要在军事,政治,文化,甚至还有宗教上都要把匈奴打服。

只要有一个拖了后腿,匈奴都不可能灭掉,顶多也就是把他们压制,也许几百年后他们又会兴起,那时他们还会更加强大。所以这次两位宗师态度非常重要。

两位宗师也是不语,脑中两种思想正在激烈交战?刚才听了孙诚的话,唤醒了他们身上夏族人彪悍的血脉。

但又被祖师之法牢牢的压制住,毕竟祖师之法不可违也是他们从小听到大的。

宁皇有些急了,朝孙诚连使眼色,让他再多劝劝,一定要将两位宗师拿下。

孙诚又道:“三代祖师是祖师,那一代、二代是不是祖师?”

“他们当然是祖师,开山祖师还是我们的老祖。”

“那我记得老祖曾经说过,我夏族人丁兴旺,日后土地必是不够,如我等不配合皇上开疆拓土,以后本族必会内耗。”

容成子与云海一愣,“老祖何时说过此话?我们怎么不知道?”

“与老祖同时期有一好友,是当时的夏族的丞相,这个大家知道吧!”

“夏族名相伊隐,与老祖是好友,我等当然知道,这和老祖说的话有什么关系?”

“名相伊隐也有一位同乡,虽不出名,但也曾写过一遍地方志。

书中曾道,伊隐晚年告老还乡,在家中与当地士人开文会,曾把老祖话说于众人听,这段话被他记录下来。”

两位宗师加上宁皇目瞪口呆,他们也不知道这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你要是说名相伊隐听老祖说过,并有记录,这谁都会信。

可用一个小人物来间接证明老祖说过这话,这好像不能服人啊!

“怎么?你们不相信?我这有书为证。”

“那请信国公拿出来吧!”

孙诚拍拍手。

殿外,几个太监捧着托盘进入殿中,托盘上都是摊开来的竹简,竹简颜色呈黄褐色或暗褐色。

众人愣住了,容成子道:“这是……。”

“这是竹简。”

“我当然知道是竹简,这是哪来的?”

“地方上曾上报,一群盗墓贼盗窃了一个古墓,好在被人举报,被官府当场抓获。

但古墓已遭破坏,这才保护性发掘,出土了这些竹简,因为破坏太严重,所以送到了科学院。

经过科学院专家的清洗,脱水处理后,这些竹简才重见天日。

这正是伊隐的那位同乡之墓,墓中出土了大量书籍,其中有一篇就是那场文会的经过,请各位观看。”

几人凑上前,观看起来,竹简虽已过近千年,但经过处理,字迹还是可以辨认的,老祖说的那句话正在其中。

但两位宗师还是半信半疑,千年前的东西埋在墓里,挖出来竟然还能看得清,这本来就让人怀疑。

而且这墓主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士人,连史上都没有记载,就是这竹简是真的,但他说的话能信吗?

孙诚道:“老祖这句话清楚的讲明了,我护国之门应配合皇上开疆拓土。

再说了,护国寺传法的范围,好像多年没有扩大了吧!

我们清风观可是在南越设了分观,香火很旺呀!难道云海大师不想去草原上传法?”

就这一句话,让云海脑子里的扩张想法压过了保守想法。

他本来还顾及三代祖师的遗训,但有了孙诚的老祖所言,三代祖师的遗训,可就压制不住他传法的念头。

清风观与护国寺本来是一门,后因为教义问题,一个信了道,一个信了佛,在宋朝灭亡后分开。

清风观占了南方,护国寺占了北方,虽然两门互有争斗,但毕竟是一母同胞,争斗中一直未下死手,一直延续至今。

后来宁国攻占了南越,清风观在南越开了分观,香火这是小事。

关键是传道的人多了,选取人才的范围更大了,成为宗师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而护国寺,却因为小冰河气候,不但传法的范围没有扩大,人口还逐年下降。这样下去,就会与清风观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

虽然两门是一母同胞,现在又是一国,但做为宗师,还是有一点好胜心的,他不能让护国寺从此落后于清风观。

现在有办法了,只要灭了萨满教,再配合宁皇征服匈奴,那草原上的人口,就全是护国寺传法的目标。这样,有了人口,才能与清风观并列护国之门。

至于三代祖师的规矩,在开山老祖的所言下,不值一提,而且他的遗训也不适合现在宁朝了。

所以不管孙诚说的老祖所言是不是真的,反正他认为就是真的,因为这有利于护国寺。

想到此处,他双手合十,高宣佛号,“阿弥陀佛,开山祖师即然这么说了,老衲愿意出国征战,灭了萨满教,以报当年中原被屠因果。”

容成子见云海都同意了,他也同意了,二打一,赢的概率是妥妥的,皮上有老祖所言,此时不出手灭了萨满教更待何时?

两位宗师回去后,宁皇大笑着拍着孙诚的肩膀,“皇弟,干的好,用一个假竹简就把两位宗师给忽悠了,干得好啊!

那个什么三代祖师,发的什么狗屁祖训,让我夏族最强大的力量变成了看门狗,不能随军出国征战。

要是没有他,匈奴估计早就被灭了,也不会有百年中原国殇。”

“皇兄,我可没忽悠两位宗师,虽然我不知道记载的对不对,但这竹简是真的,里面文字也是千年前的。”

宁皇当然不信,埋在墓里千年前东西还能复原,这骗谁呢?

但他面上却道:“朕懂,忽悠宗师的事不可外传,所以这竹简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哈哈哈。”

孙诚苦笑,心想,这竹简是真的,可不是我忽悠的?他们为什么都不相信呢?

竹简埋在水里,氧化反应终止,是可以保存千年的,看来九年义务教育要展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