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7章 多种经营(1 / 2)

加入书签

除了现有的各项产业,朱先钎又带着小妹在不断拓展市场,先是针对海兵陆战队,发明了帆布制的制式背囊,可让每个海兵将携行的个人物资和零零散散的器材尽速收纳其中,并再也没有以前安宗皇帝定下来的规矩,左跨水壶,右跨挎包,斜挂的干粮袋,后面背着打成豆腐块的被褥和生活物资,跑起来叮当作响,现在一个背囊,这些统统都可以收纳起来,并且朱先钎还创造性的设计了背负装置,背囊背后有薄薄一层网装背负,防止背囊内硬质碰撞背后,肩带采用牛皮制造,上部有个横向拉索,腰部还有一个缠腰一圈的腰封,这样在负重在30千克左右时,跑起来仍然不会东摇西晃,这个背囊一出来,就被海兵陆战队指挥部订购一万余套,并且约定每年还会有相当数量定期采购。

紧接着,又和安庆军械厂合作制造出长柄手榴弹,利用背囊胸前的武装带,携带2至4枚,拉开拉环之后,利用手抛方式,可将内含炸药50克、总重600克的手榴弹抛出,这种武器杀伤半径10米左右,弥补了海兵陆战队近距离火力不足。

刚提出此项要求时,安庆军械厂生怕难以满足小朱副司长的要求,采用精钢铸造弹体,导致手榴弹抛出后要么光冒烟炸不开,要么炸成两瓣,毫无杀伤力,最后还是朱先钎不断暗示降成本,安庆军械厂才不情不愿的用废铁融化后铸造龟壳弹体,然后外面刷上黑漆找平,反倒发现如此一来爆炸威力惊人,于是乎,代表海兵陆战队的胡先仞,再次力荐海兵再次大批量采购。

与此同时,朱先钎又带着光学工程师,将传统需要双手握持的单筒望远镜改为固定长度能够单手握持的双筒望远镜,至于焦距不再是利用拉伸缩短管长来调节,改为两个镜筒之间有个旋钮,旋转旋钮即可进行调节,并且还在前镜头上标上刻度,便于使用者快速标定距离,原本以为是个简单的手工活,结果捣鼓了近一个季度也没成功,无奈之下,朱先钎只得通过海英公司,收购了京师一家快倒闭的望远镜制造厂,委托专门的团队进行攻关,很快有了成果,朱先钎专门订制了一批望远镜分送给大本营和海兵都督府各位大佬,其中一具,用黄金混合黄铜打造外壳,篆刻上毫无用处的浮夸雕花,穿上精选的上等小牛皮挂绳,呈送给治武帝,皇帝陛下试用之后,连声夸赞,如此活广告打出之后,海陆兵订单纷沓而至,毕竟陛下都说好的器械能差到哪里去,利润之丰厚,甚至让后知后觉的治武帝看到朱先钎打趣要收广告费。

除此以外,在朱先钎大力鼓吹下,海英公司作为重中之重,又收购了据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的泰州通信所,目前由于体积太大,现有设备仅能进行30千米左右的通信,但对于朱先钎来说,这个距离仍然不够,于是利用舰艇建造司的特权,美其名曰舰载通信试验,在海兵都督府通信队驻地,也就是狮子山顶部架设了近100米长的天线,可与逆流而上至芜湖一带加装无线电收发装置的长江号训练舰进行近80公里距离双向无线通信,翻译出来的摩尔斯电报,只有短短四个字“长江收到”,震惊了整个海兵都督府,尽管光舰载设备加上像苍蝇拍一样的天线就有5吨重,但是瑕不掩瑜,海兵高官们都认为其军事价值极高,尤其是传统舰队出航之后,全靠约定的时间抵达泊地码头来判断舰队动态,一旦陆上发现重要情报或下达作战命令,根本无法提供给茫茫大海之上的舰队,甚至有人言,舰队出海之后,是死是活,只能看舰队指挥官的能力和老天保佑了。对于舰队指挥官而言,海上各舰之间通信,白天通过信号旗、晚上利用灯光指挥,平时还好点,一旦脱离视距或者发生浓雾就根本无法联络,发生战事时,慢的令人发指的旗号灯光很容易耽误事情。

因此,海兵都督府火速与海英公司下属的泰州通信所签订了合同,要求其尽速开发可实用化的舰载无线电设备。

为此,朱先钎既当甲方又当乙方,越俎代庖决定研制三种无线电设备,第一种就是岸对舰通信,准备在海州、松江、宁波、台州、福州、澎湖、基隆、台南、汕头、广州、印尼、安南、狮城依山各建一个5千瓦大功率收发信台,用于下达指令,中央舰队各舰队的旗舰安装5千瓦电台,用于岸舰通信,驱逐舰以上各舰安装1.5千瓦电台,用于舰队内部无线通信。并且提出了t装、I装和伞装天线模式,让泰州通信所抓紧验证。

这可是笔大生意,尽管单价不高,可是架不住数量多啊,这各个站台装了无线电,这舰上要不要装,一艘装了可不行,最好覆盖到大明每一艘战舰上,这样才能形成合力不是,光这个无线电的生意,就可以让海英公司持续不断的做下去,更别提现在还是大明境内独一份,这等好事,让朱先钎兄妹想想都开心,更别提假装矜持的朱三老爷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