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同而化之?(1 / 2)
同而化之?
赵构的意思便是要构造出一个大一统的华夏文明的大宋,不仅仅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更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只不过用汉家的思维和儒家理学来让将来大宋所有子民都认同,真真正正来认同自己是华夏文明的一员。
历朝历代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对手就是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当时的西周就是为来自西北部的的犬戎所灭国。
“在朕看来,都护府之设立依旧不过是老手段,同而化之方为教化与认同之根本。或为一劳永逸解决边患之根本。”
“让边民改游牧与农耕并重,让边民读汉书习汉字,让边民熟知三纲五常,便为同而化之。”
相比于中原,游牧民族更加难以建立起稳定的国家体系。
中原王朝是长期以来建立的农耕文明,汉人是被农耕束缚在土地上的,土地和人口都非常稳定。
这样的文明,便于朝廷的管理,征税和徭役都是能够稳定实施。
汉民长期接受中原文明的影响,能够接受中原的文化和制度,那么历朝历代统治者自然能够在中原建立稳固的政权。
而游牧民族的游牧文明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草原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地方。
他们逐水而居,居无定所,除非入主中原或者学习汉制,否则无法建立行政机构。
“官家所言甚是,当年鲜卑本是蛮夷,却改汉姓学汉文。契丹同样是蛮夷,亦为尊崇我汉家之文化,与我中原汉民无所差别。”
赵鼎一直在细细的琢磨官家的意思,心中不由得赞叹这个想法的宏大和精深。
毕竟有前朝的鲜卑和契丹的范例,只要将中原文化推广,番邦同样能够与汉民无所差别。
“臣以为,设都护府管辖州府郡县,改边民散居为小聚居,增设郡县,则边民不再居无定所。孩童可入学堂,所需可寻店铺,诉讼可循官府,这样便与汉民无异。”
张浚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与辽金西夏等接触颇多,自然明白边民之所需。
“赵卿与张卿所言已是了解朕之所想,眼下虽未一统北境,然未雨绸缪亦可提前准备。收复汉地管辖之策和将来番邦故地管辖之策,诸位可再行细商,拿出章程出来以备将来之用。”
“臣等谨遵圣谕!”
“朕欲遣胡铨出使西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议和为筹码安抚之。以防西夏届时背后一刀。”
赵构的意思非常清楚的说明,如果大宋北伐金国,西夏不可妄动。
如果西夏妄动,那么大宋自然也不惧双线作战,不过那是不得已为之的做法。
“官家英明,对待西夏和高丽便是先安抚后一统,徐徐图之即可。”
张浚此时已经深刻领会到了官家的意图,自然明白眼下主要是要将重点放在金国身上。
“至于高丽,谅他们也没那个胆越界,只须遣使安抚便可。”
“金国内乱指日可待,朕意欲御驾亲征,诸位意下如何?”
赵构话锋一转,直接将自己御驾亲征的打算和盘托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