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4章 同而化之?(2 / 2)

加入书签

这个话一出,底下的众人可就炸了锅,皇帝乃是系国家安稳于一身之人,轻易犯险确实有些不利于社稷稳定。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况官家乃身系江山社稷,如果冒险臣哪怕大不敬也要阻止。”

赵鼎见状又有些犯了急脾气,此时少了一份平日的沉稳。

这皇帝御驾亲征本身就是臣子们极力反对的事情,更何况大宋的文臣们可是敢于死谏的。

“臣附议赵相之言,官家万万不可御驾亲征,亦不能置大宋安危于不顾!还请官家收回成命。”

此时参知政事李光也跟着说道,平时官家任何言论他们都不会反驳,同时也习惯了官家在国策上异于常人的见解。

但御驾亲征这个事情似乎唤醒了大宋文臣的那股执拗劲,大有不怕挨板子也要反驳的架势。

难道大宋皇帝不能御驾亲征?

其实大宋开国的太祖,以及太宗和真宗都有过御驾亲征的经历。

大宋的太祖、太宗和真宗这开国的前面三位君王都很喜欢御驾亲征,或许也有各自不得已的缘由。

太祖上位立朝不久,大宋朝正值百业待兴,周边有许多个小国政权。

为了彻底剿灭地方割据势力,从而实现中原王朝的真正统一,太祖先后三次进行了御驾亲征。

不得不说除了北汉之外,太祖的御驾亲征效果极佳,基本上荡平了大部分区域。

太宗时期的御驾亲征则是剿灭北汉和夺回燕云十六州为目的的出征,可以说除了灭亡北汉实现一统之外,与辽国的亲征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甚至在征伐幽州的过程之中,在高粱河被辽军大败,幸而驾驭驴车星夜兼程方捡回一条性命。

这也是后世笑称为“高粱河车神”的典故之所在。

至于真宗时期的两次御驾亲征,也是没能与辽讨得半点便宜,要不是宋军侥幸弩杀辽国大将萧挞凛,便难有“澶渊之盟”。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皇帝们御驾亲征的经历,才让大宋臣子们认为皇帝亲临战场便是以身犯险。

但是在一旁的张浚和韩世忠则对此稍微有些不同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御驾亲征并非全是坏处,至少也算是有利有弊。

真正的御驾亲征,最大的作用在于鼓舞整个出征大军的士气,从而让大军将士们感觉到“陛下与我同在”。

历朝历代来看,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魏孝文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曾经有过御驾亲征的经历。

这其中不乏英明神武的一代明君,有的甚至是开疆拓土,为汉家王朝打出一片新天地的千古一帝。

那么赵构想要御驾亲征的意图就不难揣摩了,那便是借助这样的方式让自己也能够身后留名。

如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一统华夏,那自然也是能够比肩秦皇汉武,媲美于隋文唐宗。

成就这样的历史功绩,对于任何君王而言都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鞭策。

官家的雄心,在这时已经完全显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